“疫情对我们的供应链造成了短暂冲击,但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使生产、采购等数据能够与上游供应链企业随时共享、及时更新,供应链企业的响应速度更快了,整体生产协同化水平更高。”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大年说。
美菱大部分原辅料来自长三角地区。面对疫情冲击,除了有关部门一系列稳产保供政策,企业自身还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上游物料进行了提前“锁定”,适时调整,实现稳定生产。
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是安徽赋能制造业升级增效的核心路径。2021年以来,安徽陆续出台一系列新规,对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推广应用等做出部署。
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统计,安徽省目前已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30个。
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凸显,也让企业“触网”“用网”的意愿越来越强。
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着,将工业泵阀装上各种传感器。如此一来,泵阀运行时的温度、声音、电流等参数会被实时采集、传输到远程数据中心。华升公司则会对数据进行分析,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信号,给出优化方案。
“工业互联网让我们不用到客户工厂,就能对设备进行维护,提高了检修效率,也减少了人员流动,更符合防疫要求。”公司总经理何玉杰说,如今,在传统产销业务之外,利用工业互联网提供远程智能服务,已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专注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有一项“拳头产品”:4K一体化智能腔镜,这是开展微创手术的重要仪器。
“一体化腔镜不是一个孤立的设备,它接入了我们公司开发的‘德医云’微创行业互联网协同服务平台,能实现示范教学、远程会诊等功能。”公司董事长傅强说,疫情背景下,病人和医护人员流动不便,而工业互联网能跨越距离。
“依托工业互联网‘5G+4K’低时延、高清晰的特征,省会城市的医学专家能远程实时指导县城医院开展腔镜手术。”傅强说。
除了企业自建、应用于特定场景的“小平台”,安徽还涌现出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红利走向“普惠”。
2021年,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这也是安徽首家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羚羊”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服务企业超过5.5万余家,汇聚优质工业应用5000余款。
“疫情下,工业互联网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远程设备管理等方面能发挥优势,也让制造业企业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潘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