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工智能在医疗的核心应用场景:基层智能诊疗

人工智能在医疗的核心应用场景:基层智能诊疗

人工智能—词,至今已有近一个甲子的历史,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016年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李世石,2017年再次战胜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柯洁,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令人工智能火热席卷全球。

人工智能到底有多热?可以这么说,不提“人工智能”的公司,可能会被认定不算科技公司了。

但实际上也应当认识到目前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不管多么先进,还属于弱人工智能。例如谷歌花了几十亿美元制造一个能够读懂六岁小朋友的图文,并且了解那些词汇意思的电脑,目前仍旧还没做出来。

所以现阶段是属于一个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即人脑智能一直被模仿,意识从未被超越。而所谓的智能诊疗,不是对医生全脑的模拟,而是对医生诊疗过程进行模拟,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现在人工智能开始讲场景了?因为纯粹讲人工智能,没有具体的产品落地和使用,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单是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没有大量的用户去用的话,只能说是一个空中楼阁。所以人工智能的创业项目一定要结合行业应用,一方面利用精准数据资源、算法,另一方面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设计商业模式。

那么医疗领域的智能诊疗是什么?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医学诊疗中,让计算机“学习” 医疗专家的医疗经验和医学文献知识,模拟医生的诊治思维和推理过程,从而给出可靠的诊治疗方案。

这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医疗领域的智能诊疗场景又是什么呢?

智能诊疗绝佳落地领域:基层医疗

目前国家正在提倡分级诊疗,而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基础,分级诊疗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做好 “守门人” 和 “健康管理者”,基层强大起来之时,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真正普遍施行之日。

可见,智能诊疗最大的市场机遇是在基层,辅助基层医生诊疗。这里的基层是指医疗服务能力比较薄弱的地方,比如说具备“老三件”、简单生化仪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不包括设备相对较好的乡镇卫生院。那些在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他们有着精尖的专科技能、仪器设备,因此对于人工智能辅诊的需求并不强烈,可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心。

加上基层医疗医务人员能力不足,又需要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病人,因此他们更需要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的工具。虽然智能诊疗在基层的推广和普及,可能是一种搅局式创新,但是这些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原来需要专家才能做到的诊断、治疗。让基层医生在缺乏高端仪器设备的情况下,也能为患者提供初步的诊治工作。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并且高效运转的医疗人工智能,主要是自然语言处理类辅助诊断系统和医学影像识别类辅助诊断系统两个细分领域。但必须要认清,赋能基层的智能诊疗真正落地细分领域不应当是医学影像识别,而应在自然语言处理类辅助诊疗方面探索。

因为医学影像识别特别适用于二三甲医院,它是对影片进行分析的,是一个单一且规律性强的领域,所以根本就不适用于缺乏设备但又应该具有全科技能的基层医生(尤其百万乡医)。因此,赋能基层的智能诊疗真正落地细分领域不应当是医学影像识别,智能诊疗赋能入口才是基层成长便捷之径。借助智能诊疗做强基层医疗服务,基层首诊才能得到落实,分级诊疗才能真正的推进下去。

智能诊疗系统:实现轻轻松松当医生

人工智能具有模拟医生的诊治思维和推理过程的能力,并且在记忆力、运算速度和精度上都可以优于人类。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智能诊疗系统能为医生提供实效、实时的决策支持,可以提高广大经验不足的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对于基层医生来说,作用尤其大:辅助基层医生进行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真正起到“记忆延伸”和“医生助手”的作用。

比如查书VS使用智能诊疗系统:查书让病人失去信心(觉得医生诊疗水平低),使用智能诊疗系统(必须电脑端)反而让病人觉得格局高端、诊疗水平高。当遇到不懂或弄不清的病时,在病人面前不要慌,也不要轻易说出“不会”二字,使病人丧失信心,起码知道是哪科、哪系统的病,知道做哪一些一般检查是不多余的吧?利用电脑的快速检索、智能诊疗功能对这个病的诊断、治疗就有了一个较正确、较全面的了解,你便可以进行治疗了。这种效果也会几倍于平时苦苦死记硬背。

在这个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时代,面对基层医疗领域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在现有的医疗资源供求环境中挖掘“增量价值”, 创造出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摆在医疗创业者面前的是,如何将顶尖医学专家的知识和诊治经验进行快速复制,设计创造岀模拟专家诊治思维的“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

这里所说的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可以为三类医生提供帮助:其一是可以准确诊治疾病的医生,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可以帮他们快速筛查分诊疾病,并且不会疲惫,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是尚不能精准判断疾病的医生,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进行辅诊及提醒,以免误诊和漏诊,提升医生的职业专业程度;其三是在传统的医疗教育行业中,医生培养周期长,智能诊疗系统能帮助我们的基层医生(尤其百万乡医)不要用5~10年才能成长成为一个全科医生,而可以只用2~5年。

最顶尖的诊治:医生诊疗技能+智能诊疗系统

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机结合的新高度,弱人工智能阶段,人与计算机各有优势,因此现阶段智能诊疗发展的最佳模式应当是人机结合。如果结合人类智能和智能诊疗系统,可以高效地处理海量医疗数据,迅速找到一些特征和规律,从而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诊治结果。

王小川认为:“人类大概有七八万种疾病,一个医生擅长的领域可能只有几十种,而机器能够不断地阅读文献,在里面找规律。通过机器辅助医疗诊断,医生利用这一系统,能帮助他们诊断的能力达到顶尖的水平。”

就诊断而言,如果没有存入特定的症状-疾病关系,就不可能进入计算,输入不正确的资料,诸如不完全的病史、不精确的化验和不正确的诊断模型,都将引出不正确的输出。

进而言之,一旦产生了较好的自动诊病程序,仍然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工作,因为对于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以及医者与患者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更得在医生主持下研究和解决。医生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诊断结果的解释、说明和信用背书,智能诊疗系统则为基层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适时指导和帮助。让智能诊疗系统取代医生进行独立诊疗,从目前来看是不符合医疗伦理的,但是让智能诊疗系统辅助、指导医生进行诊疗,则无疑会大大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效率,达到全科医生水平,从而降低误诊率、漏诊率。

前辈医学家Osler曾有一句名言: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充满可能性的艺术。如果想使计算机变成具有人脑思维能力的电脑,模糊逻辑及其控制论就是实现这一飞跃的有力武器。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以模糊判断为前提,动用模糊语言规则,推理出一个近似正确的模糊判断结论,医生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对模糊判断结论进行判断选择(人脑智能+人工智能=人机结合的新高度)。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宗旨是通过人机结合,帮助医生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启发而不是替代医生的思维,让基层医生轻松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

智能诊疗系统,是一项降本增效的工具。智能诊疗系统,赋能于基层医疗,让基层医生有“专家级看病的本事”,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顶级的医疗服务,让合适的患者重新回到基层就医。

未来基层智能诊疗,势在必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必然会渗透到各行各业,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在医学诊疗领域,直到现在,尚未出现一款完全适合基层医生的智能诊疗系统,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基层智能诊疗也势在必行(新一代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应运而生)。

背景分析

1、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切实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2、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3、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国务院以国发〔2017〕35号文于2017年7月8日发布。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卫生室63.8万个,诊所(医务室)20.5万个。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

5、面对基层医生的智能诊疗市场尚少企业踏足, “很多互联网+医疗瞄准的是患者市场,其实不妨考虑一下开发面向医生的App、知识库等,来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服务能力。”焦雅辉表示。

总结:现在精准医学未必精准,未必普惠大众。专为基层医生定制的临床医学智能诊疗系统却能为大部分医生服务,从而普惠大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