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肠破肚”式修复最少两个星期
在城市的排水系统中,除了数米宽的大型箱涵外,还有很多直径不到半米的排水管涵组成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数量庞大,是雨水进入排水系统的第一道入口。如果“毛细血管”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局域排水不畅,严重时会引发道路或区域积水内涝。
工作人员为地下管涵建立数字档案
该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由于老城区许多排水管道年久老化,加上区域单位人口激增,排水管涵不堪重负,往往有些区域雨天容易形成积涝,排水管道堵塞、漫水、甚至造成路面坍塌等等事件在各地均有发生,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些排水管道发生的变化不能直接从表面上一看而知,其出现的问题是也不能及时知晓。
对于出现的问题,传统的排水管养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一般对道路“开肠破肚”的办法修复处理,传统的方法不但要封路,而且施工周期长,成本高,还会产生建筑垃圾,施工噪音也会扰民。“一个普通的管道修复,从开挖、修复到恢复,最少要两个星期才能完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机器人+“微创手术”,一小时搞定
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中,如何能及时给这些“毛细血管”进行“体检”和“手术”呢?9月23日,在金牛路与高刘路交口附近上,蜀山区市政管理处通过引进管道机器人和管涵修复新工艺,不用大费周章地给路面“开肠破肚”,效率大为提高而成本仅为原先的一半。
管涵“手术后的前后对比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打开窨井盖后,施工人员首先将装有四个轮子,带有照明、摄像等功能的机器人放进了管涵内。机器人把数据和实时影像回传到地面电脑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下两米深、仅有30厘米直径的管涵内的实际情况。通过操作系统,机器人不断向前探索,在距离井盖4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管涵顶端出现了长约30厘米的破裂。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破损可能是长期受压所致,属于二级中等病害,需要及时处理,不然破裂处可能会增大,将直接导致该管涵堵塞。”
机器人在充当“门诊医生”上场查明了“病情”后,就该进行管涵“微创手术”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技术人员将调配好的液体均匀地涂抹在一块玻璃纤维上,然后又将玻璃纤维折叠成半米左右的长度缠绕在一个可以充气膨胀的修复器上。
给城市排水“毛细血管”做“微创手术” 的管道机器人
蜀山区市政管理处道排所负责人介绍说,这种技术是一种非开挖修复技术,也就是先用管道机器人探测管道内的情况,定位管道病害类型部位和等级,然后对上下游封堵,降水,清洗管道。针对不同类型病害,采用不同修复方法及设备,从井口处下入机器人和设备,在机器人的引导下修复器到达病害部位后,修复器充气膨胀后,玻璃纤维会涨起形成一个内套管和固化膜,无缝隙地覆盖破裂处。这些所有的修复过程,施工人员全部在路面操作,不用进入管道内部。对修复后的部位,机器人会再次视频检测,进行修复前后比对,以及作为资料备存。一处病害一般40分钟,最多一小时内修好,非常高效环保。“不仅仅是工期很短,而且没有噪音作业和建筑垃圾,成本也仅有原来的一半”,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内套管形成后硬度和耐腐蚀性很高,可以有效防止破裂处病变。
明年蜀山区70多公里将全区推广
据了解,在蜀山区,类似于这样的“毛细血管”有74.3公里长,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有破损,还有下沉和受压严重变形。为此,该区市政管理处从8月初便采用了管道机器人视频检测全覆盖的方式,对全区管涵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蜀山区市政管理处道排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体检’目前已经完成了40多公里,余下的工作量只需10多天便能全面结束,发现的大大小小问题不少”。下一步,该区将这些问题移交到负责后期病害修复的设计公司,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底开始动工,明年5月份可以完工。在梳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蜀山区还正在建立排水管涵的数字档案,以便后期的管养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