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田俊国:机器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活得像机器!

上周应邀参加了由微软和魔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颠覆人才管理》的现场论坛。很多参与者都为一件事焦虑,那就是担心自己的岗位有一天被机器人所替代……

而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不需担心某一个具体的职业——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任何工作中那些有规律的复杂重复的基础工作部分都可以借助智能机器人做好,人只需要做好其中一部分需要更高智慧、更个性化、更有创意性和情感参与的部分就好了。

按说厨师最容易被替代,机器人最容易替代麦当劳、肯德基里炸薯条的工人,但不容易替代“放盐少许”的中国大厨。

现在的山西面馆里面已有了可以“刀削面”的“奥特曼”,即便如此。机器人也是仅仅可以把洗菜、切菜、备料等基础工作做好,而大厨只完成把握火候和放盐少许的专家工作。

任何行业都不需要担心完全被机器人替代的问题,而要把当前的工作内容进行一番区分:哪些是没有技术含量重复的简单工作?哪些是有技术含量的、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只有人能完成的高级工作。

换句话说,要区分工作中的“生活苟且”与“诗与远方”,如果机器人能帮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与远方上,那就能让我们每一个“自然人”的人生能活出更高的境界。

那么,问题来了。

有很多人的工作几乎全部都是当下的苟且,人活得像机器一样,这才是最可怕的!!!

现在国产机器人参加了全国高考也能把数学答一百多分……

我以前也曾坚定地认为机器人永远不会超过人的智慧,自从看完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的《奇点临近》,我的立场动摇了……

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已经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得到充分应用,但遗憾的是,却很少引用在人类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

有的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以我熟悉的并且从事了十几年培训教育行业为例,有很多的老师甚至标榜自己课程做到了高度标准化,他们以自己的课程多年不改变为荣……

我在想,如果一个人的课程标准到这种程度,那真是完全可以由机器人来授课!

最可怕的是像机器一样活着

老师是教学生改变的,如果自己的课程和授课水平几十年如一日不做任何改变的宣贯式授课的话,被机器人替代绝非危言耸听!

机器人完全可以完美地替代知识传授那部分,而专家级讲师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用于与学员互动,组织学习讨论,驱动学员大脑富有成效地思考!

用脑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武装起来的机器人都这么智能,人类在自身的学习上,还没有充分运用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很危险的局面!!!培训从业者最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是认知心理学!!!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人们常常陷入某种僵化的能量运用模式中:逻辑思维把某种偏见合理化了,又在反复强化的过程中附着了很多情绪能量,态度是附着了情绪的认知。

带着刻板僵硬的模式生活,无异于精神生命的死亡。

一个人能量运用模式的积累塑造了一个人的人生。

鲁泰斯讲了:上个世纪有很多人没有活明白就死去了,但愿这种悲剧不会在这个世纪延续。

保持和恢复生命活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春与年龄无关

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青春和年龄无关,和活力有关。

确实,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的思想还永葆青春,持续给人活力;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的他生存的方式就是如复一日简单的重复,就像驴子拉磨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衡量一下自己有多大程度还保持着青春?还活着?这可以有个百分比。

青春跟活力相关,活力又跟什么有关呢?

我认为一个人对变化的态度可以看做衡量活力的指标。

你是喜欢变化的好奇、拥抱变化的新意、享受变化的快乐呢?

还是喜欢沉浸在过去、期待维持当下的安稳、排斥不确定因素的危机呢?

老子讲了:柔弱者,生之徒,强壮者,死之徒。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保持生命的柔性,就会适应外界的环境,适应环境是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志。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物壮则老就是僵硬的状态,僵硬僵化就是离死亡不远了。

那怎么看一个人有没有活力呢?

那就要看他运用自身内在能量的方式和习惯。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同样的逻辑和模式运用自己的内在能量,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得过且过,生命沦为驴子拉磨式的,当然缺乏活力。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尝试用不一样的方式运用自己的能量,对外界保持不变的好奇心,总喜欢体验不一样的感觉,欣赏变化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他的生命才有活力。

重新定义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在一个岗位上几十年,若总是用同样的模式为人处事,那么,再高大上的工作都会沦为枯燥的驴子拉磨模式。

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总让你闯关,每一关都有每一关的新鲜和挑战,让人迷进去欲罢不能。其实工作中也能找到玩游戏的感觉,只不过其中的关要自己寻找,自己定义。

把领导力的进阶比作游戏来讲,新手把领导力定义为控制,要把手下几个兔崽子管好了;

资深点的领导者把领导工作理解为为营造文化,总是控制怪没意思的,不如营造积极上进的文化,造成“三勤加一懒,想懒不得懒”的效果;

再资深点的领导者会意识到领导力的精髓在于激励,只要激励到位,员工就会自己干的;

更进一步的领悟,领导力可以定义为授权、信任和激发;

我现在将其定义为引领团队共同做事,共同成长,更强调成长……

其实,以上这些都对,都是有效领导力的一个方面。领导力进阶过程就是不断地重新定义领导力的内涵,根据自己的最新理解去实践,在实践中再深度体悟。

职场二十多年来,我对领导力、教学、行动学习、演讲、写书等等很多工作都有若干次重新定义。

让我欣喜的是,每次重新定义都让我加深对工作的理解,找到更多的理论支持,也拓宽了它的应用面。

多次重新定义之后,开始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逐渐体悟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乐趣。

要想成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对你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十次八次的重新定义是不行的。

可悲的是很多人从事某项工作一辈子也就对工作有一种理解,把同样的模式重复了几十年,临死也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领悟。

人性中最矛盾的一点是:既害怕变化,又腻烦不变化。变化太大会让人心生恐惧,没有变化又会让人倦怠消沉,每个人都需要在变与不变中间找到一个点,体验变化带来的新奇,体悟不变沉淀的真谛。

我认为,优化个人能量分配方式和运用习惯的绝好做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总结一下过去的成长变化,规划一下未来的变化!

教育学是促人改变的学问

人们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的目的就是寻求改变——学习是有机体为了持久的非生理性改变所做的努力的过程。

学员学习的目的是改变,无论课堂演绎得多么精彩,老师讲得多么眉飞色舞,学员笑得多么前仰后合,最后检验培训效果的只有一样:就是学员的改变。

我说过:一切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都是花拳绣腿。

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淘汰!

机器人的出现对自然人也是一种威胁,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还要更专业和高效地学习!

这就是我本人对建构主义情有独钟的原因。我说过,一旦把建构主义当成信仰,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讲师的心态变得更积极、更大胆。

建构主义是一种选择,选择建构主义就选择了一个教育的全新视觉、一个更高起点。

一个光源的能量是一定的,但挂得越高,照得越远,选择建构主义就好比把光源挂得更高,辐射的区域更广,所以选择远远大于努力。

这是一个无暇怀旧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拥抱变化,让青春满血复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