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国机器人峰会】重磅嘉宾熊有伦:未来是人机和谐发展的世界

“机器人应该服从人的意志,机器人不能跟人产生竞争的局面,要有互补的局面,发挥对人类有利的方面,不能扩大对人类不利的方面。实际上无人工厂也有人,还是人来操作。无人机也是如此,人不在飞机上、不在器械上,也要服从人的意志。”熊有伦院士谈到。

此次,确认出席峰会的重磅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关于机器人发展、未来人机关系世界都要哪些重要的观点与看法?期待熊有伦院士在峰会现场与我们分享。

熊有伦院士

熊有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机械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客座教授。

熊有伦院士在精密测量、机器人学、计算机几何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建立了精密测量的极差极小化理论,提出了形状误差、轮廓误差和位置误差评定的“最小区域”统一判别准则和计算机智能仲裁方法;在机器人动力学和轨迹规划方面,建立了基于J -函数的碰撞、干涉检验方法,为机器人分析和运动规划提供了统一的准则和方法;建立了点接触约束的机器人操作定性分析理论,为机器人操作规划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他也因这些卓越的研究成果获得众多荣誉和奖项。

精益求精,为了科学的真谛科学的真谛

熊有伦院士成就斐然,很大的原因是源于他对科学的坚持精神以及高度责任心,他曾说过:“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和创新。”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熊有伦院士一丝不苟地对待科学研究,力求精益求精,以求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国家和科学。

1976年,研制“XHK5140型自动换刀”时,他先后提出了20多种方案,优中选优,他确定了两个机械手和一个刀座实现自动换刀的方案,并画好了设计图。但熊有伦教授习惯于追求尽善尽美,临到机械手投入试制前夕,他依旧在想:能不能更新颖更简洁?能不能由二维空间推广到三维空间?

“重来!”辛苦设计好的方案被全部推倒,多番辛苦研究后,一个更新更精的方案诞生了:用一个机械手实现自动换刀。1984年,这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不懈研究,为了更好的未来

“以后去超市购物,可以直接将一购物车的货品推出出口,通过‘RFID’自动结算,而不需要逐个扫描二维码。我想,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熊有伦院士说道。

熊有伦院士所说的“RFID”,正是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1014年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其相关设备获得日内瓦金奖的科研项目——“高性能RFID标签制造核心钻被与技术”。RFID即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远距离收发和整合数据,无线、高效、快捷。这种装备本身是一个机器人集成方阵,是机器人模板的元件之一。2005年,熊有伦团队在实验室研制出国内首台RFID全自动倒封装设备,目前,熊有伦团队研发的此类装备居国内最高水平,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可以预见,未来会因此更加方便快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