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聆听到人工智能专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富春教授的一段《荷塘月色》朗诵音频,悦耳动听,婉转悠扬,仿佛置身其境。能诗能歌的孙富春教授堪称“最富才华的人工智能专家”!此次,确认出席峰会的孙富春教授将在会议论坛中作报告,与我们分析人工智能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等热门问题。
孙富春教授
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IEEE Senior Member,国际刊物《Soft Computing》杂志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曾获“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你”是我的眼
人类获取外界的信息80%来自视觉,而且,大脑皮层的60%都与视觉相关。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因先天或后天的某些因素,“窗口”紧闭,“心灵”蒙尘。
作为NSFC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的一员,孙富春教授表示,近年专家组研究发现触觉和视觉是同构的。不难想象,盲人的眼睛特别好。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摄像机把视觉编码变成触觉编码,让盲人感受到外部的世界。
近几年也有人工视网膜的出现。2017年,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一种电子人工视网膜,临床试验中给因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失明的患者植入这种人工视网膜后,患者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无人驾驶
驾驶脑是专家组研究的又一突出成果。回顾无人车挑战赛历程,不难发现比赛难度越来越大,无人车速度越来越快,比赛也从局限的封闭道路越来越走向真实的道路环境里面。所以孙教授这样说,“如果有一天你坐在车里面,没有驾驶员,或者驾驶员没有把握方向盘,千万不要震惊,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无人驾驶时代”。
让机器人有感觉
清华大学曾研制出一款人工皮肤,它像人手一样能够感受到触觉、微触觉甚至疼痛。孙教授表示,新一代机器人可以观察身边的活动,跟人的表情和触摸建立各种关系,来建立机器人的情感模型。
尽管机器的计算速度提升比较快,但计算机的认知能力还非常落后,它的认知能力甚至不及一个三岁小孩。未来应该增强认知技术的发展,让机器人有感觉,有知觉。孙教授表示,“将来机器人会有更丰富的感知,比如人工皮肤,机器人的手是温暖的,有感知的,知道和小孩牵手力气不要太大,否则他会痛。”
“智能科学的发展进入到非常蓬勃的时期,认知科学是人工智能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孙富春教授表示,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的五大技术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最富才华的人工智能专家”
“人机仿造胜奴仆,亲我劳耕续史书”,孙教授曾寄诗表达对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自信和期待之情。
致力于机器人研究之外,孙富春教授私下也热爱歌唱和朗诵,兴趣高雅,又多才多艺,堪称“最富才华的人工智能专家”。歌唱显其对生活的热情;朗诵又可感其胸怀浩然正气 。孙富春教授已确认出席峰会,期待他为我们带来机器人界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