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中国制造2025》落地,2016年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确定把机器人作为实现国家智能制造的重要途径,跨国并购、机器人代人成为2016年工业领域两大热门话题。
跨国并购 工业机器人引领中国智能制造崛起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已经达到24.8万台,同比增长12%。其中,光是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五个国家,就贡献了全球75%的销量。而中国以6.7万台的用量,成为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
虽然我国是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一大国,然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核心零部件也依赖进口。为改善这一现状,2016年开启了一场并购大潮,通过收购知名机器人企业从而获取核心技术成为国内机器人快速走向高端市场的重要途径。在48宗收购案中中国参与的一共有5家,且身份均是收购方,其中美的要约收购四大工业机器人之一的德国库卡备受瞩目,虽然过程一波三折,但在12月底终于迎来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及国防贸易管制理事批准中国美的集团对库卡的收购。
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技术管理部涂薇枝
在一系列收购之后,中国制造业要如何发展?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技术管理部涂薇枝向笔者强调道,“我国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应是:通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先进产品国产化,制造过程绿色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
机器人换人大势所趋 人机协作是核心
由于老龄化加剧,人口成本日益增加,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富士康四万机器人取代工人的新闻一时间引起众多行业“工人即将失业”的恐慌。5月29日,四川绵阳发生4.3级地震,大众在关注灾情时,发布灾情新闻的作者——用时6秒迅速完成新闻发布工作的机器人备受瞩目,“机器人抢占人类饭碗”话题热度蹭蹭蹭上涨。
诚然,“机器人代人”是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并非是完全的替代,“人机协作”才是智能制造的正确打开方式,然而工业机器人要实现大规模的应用还有诸多挑战。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对比传统的连接方式,ADI公司亚太区电机与电源控制行业市场部经理于常涛向笔者诠释,传感器在传统连接时只是作为一个传感节点,直接将原始数据上传至云端。而在物联网时代,机器人的传感器成为具备计算与解释功能的“智慧节点”,然后再将“过滤”后的数据上传至云端。
涂薇枝补充道,首先,从技术研发上看,我国亟需探索新的技术研发模式,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多方建立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前沿、共性技术研发与储备的国家级平台,从中国的国情、需求出发,研制出下一代机器人样机系统、产品;从推广应用上看,对用于不同领域的机器人产品,需施以不同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以企业为核心,以共性技术平台为支撑,优先发展下一代工业机器人,推进产需对接;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 把握国内需求特点,发展医疗、养老助残等服务机器人和特殊服务环境下作业的特种机器人。
可以预计,2017年将会是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飞速发展的一年,结合物联网的发展,基于万物互联的“人机协作”将会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下一个方向,智能制造将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促使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