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资本竞相角逐AI热潮 技术创新方为制胜密钥

近几年来,随着大数据、智能硬件的出现与发展,深度学习及其底层技术框架神经网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人工智能也因此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拐点。

资本竞相角逐AI热潮 技术创新方为制胜密钥

近日,《科学》杂志预测,到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在中国这个数据是77%。也就是说,30年之内,我国每4个工作中至少有3个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其中,翻译、速记、人工客服等直接输入输出信息的工作多半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工程师、教师、医生等需要经验、判断、天赋的工作会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提高效率。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企业也深受影响。知名投行高盛在报告中指出,虽然未来的企业发展战略会因公司规模和行业而有所不同,但如果管理团队不把重心放在领导人工智能和在此基础利益上,那么未来产品创新、劳动效率和资本杠杆都会存在落后的风险。在这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迟到一步可能意味着满盘皆输。

因此,在人工智能掀起的新浪潮下,传统企业、科技公司和创业者都在拥抱这轮AI热,试图将千千万万“专用脑”连接成“一脑万用”的人造生物脑。如今,包括谷歌、百度和Facebook在内的国际企业早就开始运行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此外,各大公司还开放了自己的研究资源平台,以期吸引更多研究者在其上参与研究。例如谷歌的Tensor Flow和百度的Paddle Paddle机器学习平台。创业公司则是从某一技术纵深切入,专注场景化应用或者为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此来获取资本青睐。据风投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到目前为止,共有超过200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完成了近15亿美元的融资。

对于企业,拥抱变化是首先在心态上需要调整的。目前大型科技企业都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并与自身业务相结合打造平台级产品,对于中小型企业以及传统企业则是一个借势的好机会。那么企业该如何抓住人工智能这一风口呢?

在“中国创新论坛”期间,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从投资者角度,首先要懂技术,或者有懂技术的人。“创业者看到风口启动,每个人都说自己有人工智能,我看到的商业计划里面有很多不见得真的有经验。看项目的时候要问得深一点,不能看是名校名企出来的就认为是这方面的人才。”

从创业者角度,李开复提醒,人工智能方面的创业不便宜,人才很贵,还需要很多机器,设备动辄几百万,有更扎实的商业计划可能多融些资金。“这个领域会是少数特别顶尖的公司才能成为特别有价值的公司,而不是遍地开花。”

除了技术人才外,他还强调数据对于人工智能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核心之一。“谁有数据,就可以用这个数据作为燃料,点燃人工智能的机器,创造特别巨大的价值。”李开复说。

他指出,人工智能公司的数据最好有独特性和闭环性,而不是说从网上扒数据或者从政府、世界银行等机构拿数据。他表示,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专长深入研究,宁可少投几个领域。“快速成长的领域很多,只要你选的大部分是对的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抓每一个风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