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它看起来就像普通轮椅,但我们独创性的解决了机器人‘爬楼’的业界难题,而且,它不仅可以代步、爬楼,还有颈椎理疗和颈托机械手、腰椎康复、上肢体支撑、生命体征监测等等功能,价格还便宜。”作为迈康信医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何勤对此款机器人的销售前景十分乐观。
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12月13日,第二届中以机器人创新大会暨广州国际医疗与康复机器人项目对接会在广州开发区举行,广州国际机器人中心也在会上揭牌。不少中方企业、医疗机构、投资商均看好医疗与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国际上常把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康复机器人则属于服务机器人下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按功能康复方式分类,康复机器人可以分为功能替代型、功能辅助型、功能恢复型、以及功能恢复与辅助复合型等 4 种类别。按使用方式分类,又可以分为训练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康复机器人,目前已经在外骨骼领域有了迅猛发展,Rewalk、Rex、Cyber等公司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
而在国内,大多数康复机器人还处于研发、检测阶段,少部分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比如,安阳神方公司的上肢康复机器人是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首家应用于临床、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璟和技创公司的医用康复机器人已经进入湖北省梨园医院,广州一康公司的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也已进入同济医院、广州花都区人民医院等等。
此外,在康复机械手、智能轮椅、假肢等方面我国企业也在逐渐布局。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也计划明年推出一款智能护理床,该公司副总裁张进认为,尽管我国的康复机器人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技术上已经跟国外企业水平相当。
张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本土产品不多是因为许多在临床试验阶段,而这是医疗产品进入市场一个必经的过程,“大家很快就会看到很多康复机器人面世,包括骨科、颈椎牵引、辅助行走等,这类型机器人现在非常多,技术早已不是问题”。
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伴随着老龄化过程中的生理衰退,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下降,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率增高,同时,在老年人群体中存在大量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且多数患者存在偏瘫症状。
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依靠科技的力量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这使得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被看好。而且,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在持续增长。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2030年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2055年达到峰值的4亿人,占比27.2%。
除了老年人,康复机器人的另一目标人群是残疾人。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9月为止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再加上数亿的慢性病人和慢性疼痛患者,康复医疗的需求十分巨大。
但是,我国的医院康复科室和康复装备并不能满足需求。就在今年7月份,北京将6家公立医院将转型为康复医院,目标是构建连续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由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以此应对康复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
据调研机构Winter Green Research预测,全球康复机器人行业规模将由2014年的2.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46.6%。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则预测,未来我国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康复装备采购市场规模就可达百亿元。原因在于,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而据卫计委统计,截止2015年5月底,我国二级以上的医院有8973家,即使一个康复科室配一台设备,体量也是巨大的。
“其实无论谁来预测,即便数字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这个市场会非常庞大,而且是没有天花板的。”张进说。
本土企业优势明显
今年初,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各类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要求大力推进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助老助残、康复临床等领域实现批量生产及广泛应用。
当天的与会专家认为,不同于工业机器人,中国在服务机器人这个领域的发展与世界几乎是同步的,特别是在消防、救援、守护、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机器人研发与全球站在相同起点上。因而我国服务机器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具备突破性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对于康复机器人产业,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办医、办养老机构都是利好。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2015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包括建设、运营养老服务设施等。
“这对本土企业肯定是好事,因为民办医疗和养老机构在采购设备时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那么我们跟外国同类产品比就有优势。”何勤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到。
何勤口中的优势首先体现着价格上。迈康信即将面市的医用实时监测康复型机器人售价预计在4万多/台,而功能相差无几的德国产品在中国的售价约为10万元/台,价格相差了一半多。
何勤的计划是先用薄利多销打开市场,并在未来实现从医疗机构到家用的全覆盖。“我们当初就是看中这个市场才愿意大笔投入研发,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他公司能够生产同类产品,而且鉴于整个医用康复机器人市场都亟待开发,我们未来还会推出其他产品。”
另一方面,本土企业生产的康复机器人将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张进认为,随着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束,我国的康复机器人市场将逐渐被本土企业占领,“而且随着机器人的普及,价格会慢慢降下来,未来还会发展到人机对话,在习惯和行为方式方面肯定是本土产品更好”。
此外,近几年机器人行业被持续热捧,使得投资人注入大量资金,这足以支撑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