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填报某所大学某个专业,你可以确切知道该专业在你的省份招收多少人,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系统中填报了这个专业,自己在这些人中排名第几?
进入6月下旬,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根据浙江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录取工作进程,我省将在6月26日左右出分——公布分段线和成绩一分一段表,提供考生成绩、位次号查询。紧接着,6月29日8:30—6月30日17:30,符合要求的考生填报提前录取院校、第一段平行录取、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地方专项计划志愿。也就是说,出分、填志愿,未来几天信息量极大,将是考生们确定人生方向的重要时刻,他们的紧张程度可能一点也不亚于参加高考本身。
志愿填报的制度设计影响着每一个考生的前途命运,而各个省份的志愿填报方式是不一样的。以浙江省为例,普通类平行录取以1所学校的1个专业作为1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2017年首次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因为志愿数量之多、改革力度之大,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最近有媒体报道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采用一种“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实施“动态排名、精准定位”,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
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这种志愿填报模式的具体介绍,这种模式有三个特征,一是实时提供排名:为考生全程提供其本人在所报高校中的名次,并实时为当前在投档范围内的考生提供所报第一专业的名次。二是提供阶段性统计信息: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公布一次阶段性填报情况统计信息,考生可综合研判,适时修改志愿。三是分时分段控制志愿修改: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填报志愿结束时刻不同,相对高分段考生先结束,相对低分段考生后结束,每分数段考生填报志愿结束时刻过后,不能再修改志愿。
简言之,如果你想填报某所大学某个专业,你可以确切知道该专业在你的省份招收多少人,并且知道此时此刻有多少人在系统中填报了这个专业,自己在这些人中排名第几,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志愿填报的命中率。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录取过程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且填报志愿结束时刻一到,考生立刻就能获知录取结果,省去了煎熬等待的过程。
有媒体把内蒙古这种“动态排名、精准定位”的志愿填报方式当作一种新事物,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事实上,内蒙古从2008年就已经采用这种模式了。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谈高考综合改革,对内蒙古的这种改革经验,关注得却不够多。
当然,这种模式肯定有它的软肋:志愿填报系统“牵一发动全身”,前序考生一旦修改志愿,后续考生的排名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会给后续考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关注不及时,甚至会造成脱档。不过这种不足其实是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加以弥补的。比如增加信息刷新的频次,缩小分数段的划分等等。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在这里,可谓物以致用。
自从有高考制度以来,填报志愿这个环节始终带着一点“盲猜”的性质。如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确实可以利用新技术把考生的这种盲目性降到最低程度了。关键是看各地有没有改革的精神、尝试的魄力。内蒙古的这个模式已经用了十几年,到底好不好、可以怎么改,更高层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个评估,看看有没有全国推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