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从事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企业有200余家,但是有知识产权的不到三分之一,企业90%以上的关键零部件和中高端数控系统依靠进口,这是东莞机器人产业的当前现象。站在“风口”上,却未能攻占“关口”,难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水高才能好出船”,只有行业繁盛,充分发展,各要素发生互动,实力企业最终才能脱颖而出。从政府角度而言,当然也希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因而补贴政策频出。如对东莞市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认定为东莞首台(套)的重点技术装备产品,年度最高奖励可达1000万元。自2014年9月至今年1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2698个,总投资约386亿元,新增设备仪器76315台(套),其中莞产设备占17.5%。
要继续引导行业高端发展,政策调整势在必行。今年,东莞出台新政———《强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通过更高层次的供需对接和更全面的政策体系,将过去零碎化的要素资源和各自为政的产业链条,连接成一个相互支撑、共生共荣的产业系统,实现东莞智能制造的跨越式迈进。政府也有意识地引进和培育行业高端企业和机构,加快建设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积极打造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
聚焦高价值要素,搭建强强联合的平台,资源充分流动和对接,产学研用紧密合作,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这可以说是东莞从“制造大市”转身“智造强市”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