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胶囊胃镜机器人融资1亿美元 医疗机器人产业火爆

胶囊胃镜机器人融资1亿美元 医疗机器人产业火爆

8月15日,安翰医疗宣布与大中投资、软银中国资本、优势资本、虔盛投资、厚新健投、同晟资本达成战略合作,6家投资机构将共同投资一亿美金,这离其上一次融资仅隔半年。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安翰医疗市场版图开拓及新产品线研发,而安翰医疗的核心产品是胶囊胃镜机器人。

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表示:“胶囊胃镜可以改变胃癌‘发现即晚期’的现状,解决中国内镜专业医生紧缺的问题,从而打造全新的消化道健康医疗新格局。”

获得资本青睐的医疗机器人企业还有很多。从目前来看,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康复、辅助以及服务机器人,其中手术和康复领域最受科研和资本热捧,研发和产业化破局最早。即便如此,各个种类的医疗机器人在产业化应用过程中,仍旧面临医生接受度、售价高、安全性、监管等问题。

半年内融资两次

安翰医疗成立于2009年,因自主研发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并投入商用而广受关注。据了解,胶囊内镜机器人进行胃部检查时,不需要插管到胃部,只需随水吞服1颗药丸大小的胶囊机器人,15分钟无痛、无创、无感染、无死角的胃部检查即可完成。这弥补了传统胃镜检查的缺陷。

今年2月,安翰医疗与软银中国资本进行战略合作,获千万美金注资用于医疗市场开拓。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透露了安翰医疗的产业布局:“安翰医疗将孕育出一个由光电高科技、智能识别、智慧医疗、消化道健康大数据共同聚力的医疗健康子产业。”

胶囊胃镜机器人在分门别类上属于胶囊内镜。世界上第一颗胶囊内镜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灵感来自于以色列国防部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2001年以色列Given Imaging公司生产了名为M2A的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引起业内震动。目前,国际上知名的胶囊内镜生产商有三家,分别是Given Imaging、德国西门子、日本奥林巴斯。

而国内胶囊内镜的研发则起步于2001年,较为知名的是2005年金山科技研制出OMOM“胶囊内窥镜”系统。如今在金山科技的官网上仍可看得到胶囊胃镜系统、高清电子胃镜系统等系列产品的宣传图。

吉鹏松此前向记者指出,市场上的胶囊内镜机器人产品分两类,一类是检查小肠的内镜产品,另一类是胶囊胃镜机器人产品,“全球就我们一家”。安翰医疗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安翰胶囊胃镜机器人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颁发的一张属于胶囊胃镜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一书如此描述安翰医疗的胶囊胃镜机器人:四年前,中国首台胶囊胃镜机器人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食药监局的认证。这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用于胃部检查的遥控胶囊内镜系统,大样本研究提示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目前,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胃部疾病诊断和小肠等消化道疾病诊断。

上述安翰医疗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安翰医疗现有在研胶囊机器人产品数达到十种,振动胶囊机器人等治疗型新产品已投入临床试验。目前胶囊胃镜机器人已经进入全国30个省市、近千家医疗机构,市场稳定在每年4000万人群的需求量,其中包括胃病患者、胃癌高危人群、体检人群、心内科病人。

此外,安翰医疗已打造两条百万级生产线,并结合“互联网+”打造消化道医疗大数据云平台,使得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进行应用,全国各地的胶囊胃镜受检者可以接受远程服务。

机会与困局

像安翰医疗一样受到资本青睐的医疗机器人企业不在少数。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称,机器人在精度、稳定性、力量等方面有着人类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机器人时代》一书中,马丁·福特也用一个章节预测“机器人医生”。他认为,在有些医疗领域里,尤其是那些不需要直接与病人互动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带来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并最终可能带来全自动化。

业内普遍将医疗机器人划分为手术、康复、辅助、服务机器人四种类别。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手术机器占全球医疗机器人份额60%以上,占比最重。

最近两年,国内涌现了一批医疗机器人创业者,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布局这一领域。

其中,A股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新松机器人、楚天科技等,新三板上则有天智航、优爱智能等。在动脉网盘点的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里,除了18家企业未公布其融资情况,共12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大约在80140万元人民币。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建伟表示:“中国现在投资者数量非常多,碎片化、同质化非常严重,怎样教育投资群体和市场,使得投资和技术、市场更有效地结合,这是重要的问题。”

事实上,从事医疗机器人研发并不容易,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研发成本、周期、收资本的关注度、产业化难度等皆不相同。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指出,医疗机器人面太广,覆盖眼科、肝胆、骨科、神经外科、耳科等,如何选择比较长远的方向不断研究,在技术上创新,在临床上变成产品和应用,是众多医疗机器人创业者关心的问题。

“做方向选择的时候是先从专用的入手还是做一个通用的,多学科合作到底是以谁为主,怎么让投资人出钱,机器人的安全性,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他说。

即便走完了产品研发之路,产业化又是一道坎。

以医疗机器人行业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达芬奇为例,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达70%,净利率27%。但这是达芬奇成立十年的首次盈利。

新三板上的医疗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是国内首个完成医疗机器人产品化的企业,其生产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于2010年获得国内首张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财务资料显示,2016年天智航实现营业收入2600万元,同比增长7%;全年亏损2500万元,同比扩大80%;毛利率44%,同比基本持平。

张建伟认为:“企业如果计划做成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必须得有独特的技术,如果只是解决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有可能在短期内能够销售,但没有持久的可持续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