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明显提速。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传统制造业出现了“机器换人”的热潮。然而,虽然各地纷纷将机器人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但仍难以使国产机器人摆脱“低端化”标签——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市场份额小。那么,发展本土机器人还需在哪儿再加把劲?
我国机器人产业过度依赖“进口粮”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新动能为传统工业注入强大活力,因此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已建成和计划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或产业基地多达数十个,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总数已从2014年初的200余家,发展到如今的上千家。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占据着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头把交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然而,在市场繁荣发展的表象下,缺乏关键技术支撑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最大掣肘。美国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中国庞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中,本土品牌机器人仅占4%,并且国产机器人大量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大量扎堆在产业中下游,其生产出的机器人应用和智能都处在较低水平,根本无法与国际巨头相提并论。此外,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的日子并不好过,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高、需求量大,使本土机器人失去了与“洋品牌”机器人比拼的成本优势。
缘何国产机器人高产却低端?
纵观我国机器人产业链,正呈现出“下游系统集成商庞大,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分散,上游核心零部件缺失”的特点。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到,国内90%的机器人企业都处在下游环节。而造成产业链发展失衡,国产机器人陷入“微利走量”困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内机器人产业缺乏技术型人才。众所周知,机器人是一个高精尖技术集成的复杂工程,不论是前期设计、组装调试、应用开发,还是后期维修、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与之对应。而专业人才的短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的创新进步,使其他资源大量囤积在产业链的下游,导致产业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产业缺乏合理布局和规划。近些年来,各地政府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土地使用、资金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组织动员行业巨头发挥带头作用,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没有科学宏观的布局规划,以及良好的产业应用生态圈,国产机器人品牌将很难力争上游,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集中资源发展核心技术破除魔咒
诚然,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成本上涨的驱动下,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前景将一片大好。对于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产业的创新资源,推动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质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同时开展机器人试点示范、推广应用和人才培育。而防止无序扩张、规范行业发展,则将从加强规划引领、提高准入门槛、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着手。
对于本土机器人企业而言,要提高竞争优势,实现技术升级,或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围绕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等传统工业领域,积极研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应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级机器人市场的需求,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夺国际话语权。
第二,积极参与国家产学研项目,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交流,主动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早日走出“别人吃肉我喝汤”的尴尬处境。
最后,告别各自为营的发展模式,也十分重要。产业链各方可充分利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的区域优势,协同创新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应用生态圈,集中资源共同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