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启一直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今天的这篇文章整理自云启资本副总裁陈昱关于机器人创业的一些思考,也是在机器人创业BBQ上的分享,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时机、未来的趋势以及云启资本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上的理解和布局。
机器人的主要分类
服务机器人迎来风口 未来像手机一样普及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机器人分成三大类,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相对比较成熟,现在国内有很多公司想通过低成本做国产替代,但是在精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上和国外存在着差距。差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工厂还是采用国外的工业机器人,美的会选择收购库卡机器人。
因此,我们主要看的还是商用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这个领域中美差距没那么大,中国创新企业还有很多机会。比如,大疆无人机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小米的扫地机器人1699元,而iRobot要卖800美元,小米扫地机器人不到一半的价钱但是实际上比iRobot做得还好。
服务机器人迎来风口 未来像手机一样普及
机器人从某种程度上和人很类似。人用眼睛感知世界,机器人用各种传感器,像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深度摄像头等。感知环境后,机器人的大脑就会运用各种算法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手和脚是机器人的行动装置,目前比较成熟的是轮式方案,未来技术突破以后,多足方案能更好的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电池类似心脏提供能源,但电池技术几十年来没有重大突破,一个潜在的突破方向是电源能源管理,提高机器人的续航时间,进而提升机器人的可用度。
为什么我们觉得现在是投资服务机器人一个好时候呢?
第一,劳动力成本上扬。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现在餐馆传菜员每月的工资约三千元,算上其他花销成本要四五千,并且人工作久会疲惫,每逢节假日甚至加价也找不到劳动力。这种重复性高的工作,机器人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劳任怨,随时可用,并且成本相对可控。
第二,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机器人主要的成本在于核心零部件。为什么无人驾驶还没有市场化?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要五六万美元,16线的要八千美元,对于整车成本影响非常大。国内已经有几家公司(禾赛、北科天绘、速腾聚创)已在着手生产性能优越但成本相对低廉的车载激光雷达,希望把激光雷达的价钱做到现在的十分之一。不久的将来随着核心零部件成本急剧下降,整个机器人造价就会下降,使机器人更加容易进入市场。
第三,深度学习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视觉处理与自然语言处理准确度大幅提升。深度学习是算法层面的一个重大突破。深度学习能够很好的解决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类的问题。视觉让机器更好的感知世界,而自然语言让机器更好的与人交流互动。
以上三点让机器人现在处于爆发的前夜。那么未来会是怎么样?
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商业模式方面,未来会从产品销售模式变成服务模式。除了几十万卖掉一个机器人的传统模式,换一种模式思考我们可以做机器人的服务。比如无人机、无人车送快递按件收费,或把服务机器人按天租给餐馆、医院、商场等,让使用门槛大大降低。云启在硅谷投资了Robby,尝试解决最后一英里的快递问题。美国人力成本高,送一次快递需要8美元,但使用无人车成本可以降到2美元。杭州的迅蚁公司和邮政合作,做从镇到村的无人机快递,并不是基于经济效益,而是为了保障公民的通邮权,我们同样看好。
第二,产品功能方面,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机器人已经能够像人一样通过不断试错来学习完成复杂的动作。以往机器人主要是单兵作战,但未来人与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云来协作。
第三,市场方面,机器人普及加速,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比较好的扫地机器人品类一年出货量大概10万量级,商业和工业级机器人出货量仅几百或几千台。随着功能和价格问题的解决,我们相信十年后机器人和手机一样,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甚至几个机器人。
机器人的市场空间是我们做机器人早期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