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投资领域资本形成总额与新增企业变化图
然后,热闹归热闹,背后的数据却略显沉寂。
——近两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快,但平均每次交易额没有明显增加;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GCF(资本形成总额)在近两年增速双双放缓。
更有人抛出言论:人工智能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投资领域。这究竟是闹哪般?本期的招商观察,试图用数据解开这个谜团……
1.中国人工智能的热潮开始冷却?
事实上,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历程中,除了自身内部技术的突破和革新,外部资本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而人工智能同样如此。2010年以来,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对应地,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资本形成总额(GCF)在此期间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这里两者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性。
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人工智能企业新增数量出现了增速放缓的阶段,与此同时GCF也出现了持平的状况。这说明2015年以后投资机构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增速已经有放缓迹象,不过,AI新增企业数量和投资金额依然维持在高位水平。
中国过去6年资本形成总额超过了之前30年的总和,过去两年中国新增加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大陆在AI领域共涉及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202次的投资,规模很大。
然而这究竟是虚火还是泡沫?
最近两年来,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快,不过平均每次交易额却没有明显增加。结合上述的数据结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GCF在近两年增速双双放缓“来看,是不是暗示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过去了?
2.与中国类似,全球AI投资增速放缓
人工智能究竟怎么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状况,通过横向的比较,试图解读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所面临的问题。
过去一年在AI领域,全球共统计出1200多次近百亿美元的投资。全球人工智能投资金额和次数的变化,起伏趋势同国内的状况大致相同。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投资金额和次数受制于全球在该产业投资大环境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对全球的形势变化产生作用。
3.国内资本偏爱哪一种AI?
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投融资大多与投资机构有关,既然国内科技巨头对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融资收购力度不大,那么国内投资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状况究竟是怎样的?
国内投资机构参与融资的领域遍布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计算机视觉、AI算法、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以及各种传感器、语音识别、激光雷达、计算芯片等硬件领域。
在中国来说,其实并非投资机构对AI不买账,而是令资本青睐的优质创业企业太少。相较于O2O、直播等领域,人工智能创业门槛极高,该领域的明星创业企业均有极强的技术背景,行业人才较为稀缺,一般人难以进入,这导致了行业创业公司的数量较为稀少。
在今年完成融资的企业中,天使轮企业仅有6家,占总数的26%,可见AI领域虽然红得发紫,但是新晋企业的数量不多,优质企业就更为稀缺,可供投资人选择的标的不多。
4.全球资本AI专注度前十,中国有两家
上文提到,资本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至为重要,而投资机构正是产业的幕后主推手,那么我们再来看看2013年到2015年全球对于人工智能专注度最高投资机构。
全球痴迷人工智能的投资机构前十中,中国有两家投资机构(真格基金、维港投资),英国有一家(startupbootcamp),其余均为美国投资机构。显而易见,美国在人工智能投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除了投资机构,科技巨头也逐渐改变研发策略,从投入巨额研发费用致使主营业务受到影响,转为直接投资或收购创业团队,这种简单粗暴的土豪行为,在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确实如前述数据所示,不管是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AI行业投资增速都有放缓趋势。除了令资本感兴趣的初创企业资源严重缺乏以外,可能真的像一位国内投资人说的那样,AI是一个正在消失的投资领域,未来的人工智能投资将会分散到各个应用领域中。
顺为基金副总裁孟醒解释,“消失是因为在绝大多数领域里,人工智能已经像互联网一样散落在每个垂直行业,成为行业本身的一部分。”所以你公司的核心价值,看的不是它的算法,而是看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核心壁垒,能为这个产业链增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