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如果这个冰冷的机体可以称为机器人的臂膀,那么,它将会诞生怎样的力量?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远观,它与人相比,等量身材或者更“壮硕”些——破晓时分——在微光穿进的工厂里,举起“瘦削的臂膀”,有条不紊地在钢板前侧刻上完美的弧线。对于操作工来说,这些东西的存在渐渐起了意义。

假如有一天,人类能在数秒内完成某项工艺的全流程,那对于使用这台组合机器的工人来说,时间的流动不再难以触摸。他用科技教给他的新手段,扼住时间的咽喉,他会感到焕然一新,就像拥有了整支“军队”。

如今,这已慢慢成为现实。

几乎在一夜之间,“机器人”开始跃进人们的视野。工业4.0、智慧工厂、智能制造、自动化时代……一个有关机器人的名词变成热词,正拉起一场革命风暴。

在经济发展高度活跃的长三角区域,江苏这块富饶之地集传统制造业奠定的先天优势,凝聚在人才政策的高度支持,每一步的迈进,都铿锵有力。从“人口红利”日渐消失的苏南,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苏北,以及正在崛起的苏中,处处可见机器人活跃的身影,“机器红利”逐步替代了“人口红利”。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工博会上,熊猫装备向观众展示的工业机器人)

在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里,数台机器人舞动双臂,精确地重复规定动作,只需片刻,旁边已陈列好整齐排列的成品。在这条总长为16米的机器人“自我克隆”生产线上,设有8个自动工站,配有SCADA及MES系统进行信息采集显示及分析,AGV小车实现载具循环及成品收料。生产线可完成小臂、手腕、减速机、电机、轴承组件、同步带及小臂盖板的装配,仅需1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工作。

无独有偶,在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测试车间内,一米多高的六关节机械臂来回穿梭,不仅能东奔西走搬东西,还能在流水线上完成多道工序……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机器人正各司其职。

“人力成本与机器人成本之间,正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剪刀差,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很有吸引力。”东南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戴先中在此前的采访中曾表示,成本的逆转,已经产生了“机器红利”替代“人口红利”的现象,这将使更多的制造企业乐于使用机器人。

前瞻·机器人产业的庞大地图

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机器人产业,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及机场需求的拉动下快速发展。继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后,2014年中国继续蝉联这一桂冠。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6万台,同比增长54%,远离于全球工业机器人27%的销量增速。预计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26万台,保有量达到180万台。

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阿托罗·巴龙切利曾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是使用密度低于平均水平,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提出要“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细化了具体战略目标:到2020难,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36个,产业园规划面积超2.8万亩,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在市场的推动、政策的鼓励、产业的规划下,当前,各地纷纷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布局建成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在全国十大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地图”里,江苏盘踞三个之多,数量十分可观。

瞄准市场的潜力,其实早在多年之前,江苏便投入了大手笔,目前已于南京、常州、张家港、昆山、徐州等城市建立机器人产业园,在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研制之路走在国家前列。其中,作为传统装备工业大市、电子信息产业强市的南京,坐拥着产业、高校等资源的雄厚基础,更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启幕·引领南京制造的“智能升级”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埃斯顿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2016年8月,在出台的《南京市建设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名城”的目标,主要瞄准1个目标、聚焦6项主要任务、实施6项重点工程,以此概括为“166”方案。

今年,针对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园区整合,南京提出构建“4+4+1”主导产业体系。

其实,我们把时间前推四年,当《加快推进南京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出台之时,愿景就已深深根植进这片沃美的土地。该《意见》提到: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一园三基地”,即除麒麟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外,还将打造江宁、六合、高淳三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到2020年,南京将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产学研联盟,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年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

前有政策的支持,后有人才浪潮涌进。

2014年,“南京机器人研究院”和“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4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在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从产业“龙头”麒麟科创园的建设到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的签约,南京在机器人发展的这幅图纸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南京涉及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多达13所,其中6所拥有专业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他们相继设立了机器人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的人才培养计划。

尽管高校铆足了劲儿输送专业人才,但仍有不少企业呼吁,“光有机器人产品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操作人员、维修工程师以及更高级的设计工程师。”

“机器人本身也需维护保养,现阶段,这一领域的人员紧缺,从而容易造成‘买机器抢人’的现象。产业跟上了,但多方面的人才储备未能跟上,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爱国认为,企业与高职高专的成功对接,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灵丹妙药”。

在熊猫装备,为打破人才瓶颈,企业两年内掏出6000万元,联合知名机器人集成商和数所专业技术院校,共建实验室、共育师资、共建专业,构建包含机器人技术、培训、运维、售后等环节、可不断再生的人力资源库,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在政府的支持下,加之数量级的企业,高校的人才储备,江苏在机器人的发展布局之路才能走得更加清晰”。

“目前,南京所涉及到的机器人研发,集中分布在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医疗康复、机器视觉、电站巡检和无人机等领域。”宋爱国表示,以熊猫装备、埃斯顿自动化、亿嘉和等为代表的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亿元以上。

布局·“机器人时代”的南京印迹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工博会上,熊猫装备向观众展示的工业机器人)

走进熊猫装备的智能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世界。为数不多的工人与机器人合作共处,由他们生产出的物件将发往全国各地。未来,在焊接、3C产品抓取、码垛等岗位将会有更多机器人“上岗”,以此取代人工劳动。

除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熊猫装备也积极打造“智能小镇”。

就在本月初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熊猫装备携最新研制的机器人技术及产品首次亮相,以创意设计智能小镇为主题, 展示“熊猫智造”的技术实力与产品。

据熊猫装备副总工程师何杏兴介绍,“熊猫智慧小镇”主要由“智能制造系统平台”、“智能公共基础平台”、“智慧人居平台”这三大平台构成,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同时,也是智慧生活人居乐园。

“小镇的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公共设施’将不仅支撑智能制造产业,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小镇生活品质。政务、商务、交通、医疗、教育、家居……逐一实现‘互联网+’,便利、舒适、绿色、智能都会成为小镇人居的关键词。”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而在南京的这块版图,另一只被业界看做是机器人产业“血脉”的埃斯顿自动化,以其“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为整个南京市场注入涌动的热血。

“国产机器人要从夹缝中突围,必须在研发上突破。”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高博士表示,“近年来,南京埃斯顿已研制生产出数十种规格的工业机器人,自主知识产权化率达到75%以上,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江宁开发区内,已有包括埃斯顿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企业1000多家,覆盖汽车制造、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等相关行业,打造了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量占全市“半壁江山”。

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蓬勃势态中,一注新鲜的“血液”缓缓流入市场,在医疗、服务、特种、动漫、家电等领域中崭露头角,为机器人的发展另辟蹊径。

在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里,宋爱国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着重研究航天、核化探测及核电巡检、助老助残康复、智能化人机交互四大领域,目前已在机电假手、康复机器人等产品上实现量产化的趋势,并与至少30家企业以上,在技术、产品、专利中有着长期合作。其中就有电力巡检方面的“领头羊”亿嘉和,在医疗康复领域享有名声的常州钱璟康复有限公司。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德国宇航中心(DLR)的机器人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宇航员,还可以用在医疗用途)

除此,由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骆敏舟教授成立的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围绕服务类机器人、军民融合的特种机器人上同样有着杰出成果。

从工业机器人到特种机器人,从企业到高校,南京在机器人的产业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展望·南京开启的机器人蓝图

“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一定是强劲有力的。”何杏兴认为,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大发展的转折时期,机器人技术与网络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的“集智能化、信息化于一身的机器人”,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发展的趋势。

基于电子工业工厂的悠久历史,并结合现代科技的“工业云+大数据”,熊猫装备紧扣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两大平台建设,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核心体系。

坐落于江宁开发区的埃斯顿,其下拥有的四个厂功能各异。“我们其中一个项目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让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王杰高介绍到,即将迎来这个新项目,届时生产和组装机器人将不依赖人工,有望实现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机器人,将大大减少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时代到来 南京智造拥抱未来的决心与斗志

“过去的机器人,只能称之为‘带编程的机器设备’,而不是真正的机器人。”骆敏舟表示,现在机器人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认知和判断。“机器人已经开始跟人工智能、感知系统结合。”

不久前,在南京儿童医院河西院区的取药处,机器人“沃森”看病,10秒给出治疗方案,1小时便可搞定450张处方单。同时在其他领域,防恐排爆机器人、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更是以熟悉的方式走进人们视野。

骆敏舟强调,在未来,工业机器人依旧会沿着市场的“扶梯”攀爬,但服务型机器人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去年,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80亿元,增长12.2%;2017年一季度,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6亿元,增长10%,继续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态势。

在智能制造的这片厚土上,南京率先提出“名城实施规划”,打造一个又一个智慧产业高地,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尖端的产品,描绘着南京机器人智造业的蓝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