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们曾经用脑机接口来遥控乌龟眼前的挡板,从而间接意念控制乌龟的前进路线。尽管听上去比较莫名其妙,但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成果可以为定位技术和 AR 技术提供支持。
研究人员可能对乌龟的各方面能力颇为满意,于是又为它们打造了一种"壳载机器人",用 LED 灯来指引乌龟的前进方向。相比之前乌龟还要自己背挡板的的方案,这次的方法轻便很多,只是像灯笼鱼一样在额前吊着五盏灯。成果最近发表在《仿生工程学报》上。
面前的 LED 以 120 度的角度排开。
研究人员在红耳龟背壳上安装了一个机器人,可以控制亮灯和投食。红耳龟受到的训练是,如果能正确朝着亮灯方向移动,机器人就会投食奖励。经过反复训练后,红耳龟就会学习到其间的联系,并按照亮灯指令转换方向。机器人借此掌控乌龟的行进方向。
龟的视力和记性都很好,不仅对光的感受敏锐,也会形成长期的记忆。坚硬的背壳和两栖的特性也很利于研究的开展,水下的环境也可以很好地适应。五周的时间内,五只红耳龟的实验表明,背壳机器人能够沿着特定路径引导红耳龟,5 米的路程平均花费 75 秒完成。在实验的最后一天,路线偏离平均只有 3%。
反复训练后,红耳龟在 42 秒内走过了 6 米长的制定路线。
这项技术的实践意义在于,当前的机器人仍然受着诸多限制,在一些方面仍然比不上经过亿万年演化至今的动物来得利落。比如搜索和救援这样的任务,就可以尝试派遣受机器控制的动物执行。
但这项研究距离现实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灯光对乌龟注意力的影响有限,吃饱了也就不会再受控制。未来的工作包括传感器和 VR 技术的增强,创造更加浸入的环境,让机器人更加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