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回眸这一年,制造业企业纷纷抢占工业4.0先机,希望通过本次工业变革重塑制造业,以西门子、通用电气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自动化国际巨头已经先尝到甜头,国内目前在汽车制造及家电制造领域展开布局,并形成一大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代表企业有海尔、美的、新松、广州数控、三一重工等。
伴随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物流大战、海外并购、工业安全等问题引业内人士广泛热议,可以看出2016年自动化行业可谓硝烟四起,热点事件频出,下面为大家盘点出今年工业自动化行业中最热门的十件大事!
美的收购机器人巨头库卡
5月18日,美的集团董事会通过议案,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MECCAInternational(BVI)Limited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全面要约收购德国库卡集团至少30%以上的股权。公告一经发布,即刻在国内外掀起一阵风暴。
美的的公告开宗明义,收购库卡股权是为了“推进公司‘双智’战略,深化机器人产业布局。“所谓“双智”,是指“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对美的而言,践行“双智战略”不仅是要生产智能产品和提升制造水平,而且要直接进入机器人市场。具体来说,“智慧家局”和“智能制造”战略分别瞄向服务机器人市场和工业机器人市场。
抢占“工业4.0”先机 自动化行业好事不断
和其他机器人技术一样,库卡的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行业,后来不断拓展至其他行业。不过,汽车制造市场依然是库卡最重要的市场,2015年,汽车行业收入占据库卡收入的大约50%左右。
国内汽车市场在长期两位数增长之后,2015年产量增速跌至3.25%。业内预计,未来五年汽车产量增速预计将低于GDP增速。此外,2012年,汽车厂商曾经有过一轮新建工厂的热潮,按照大约3年的建造周期,这批工厂已经投产。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制造市场增量并不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的市场也将受其影响,这对以汽车行业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库卡来说,将面临更激烈竞争。因此,服务机器人市场的重要性将不亚于工业机器人。
小结:
美的库卡联姻是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必然结果,美的意图通过“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模式打造智能生态链,而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面对欧洲市场的萎缩,急需打开全球化市场,尤其是中国,因此双方为完善产业链布局选择了“跨国联姻”。
沈阳机床推出世界首创的平台型机床i5M8
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要加快各大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和改造。而如今,最新的成果已经显现——就在4月11日召开的“2016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上,沈阳机床集团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创的平台型机床i5M8,不仅成为了会场上的耀眼“明星”,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制造”升级新范本。
i5是啥?其实i5是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i)的有效集成。使机器更加智能,让机床成为智能终端,实现人机对话、机机对话,“指尖上的工厂”、“口袋工厂”从想象成为现实。人们普遍认为,“i5”将成为未来基于互联网生产方式的重要载体。
现在看起来,i5如此美妙,但回想曾经的历程,却让人倍感唏嘘。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就告诉记者,沈阳机床集团是从2007年开始研发i5技术,但直到2012年初,i5成熟技术还没搞出来,研发资金却已花光企业的全部家底。“5年砸进去11亿多元,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成。一旦失败,钱就算打了水漂,作为国企负责人,我难以交代。”
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沈阳机床集团的研发团队修正更新了1917个大小版本,累计了1032条测试用例,原创数控系统CNC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伺服驱动技术、总线技术等数控核心技术,拥有整体代码20余万行,拿下9项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和11项软件著作权……坚持创新终于迎来了硕果,2012年2月i5的研发取得了突破,世界第一款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智能数控系统i5横空出世。
2014年,沈阳机床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了“i5系列智能机床”;2015年,“i5”智能系统的五轴技术已经实现突破,并在新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当年的订单突破了2600台。而今年,仅第一季度,i5系列智能机床就收到了15000台的订单。
抢占“工业4.0”先机 自动化行业好事不断
关锡友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骄傲地说,“i5系统的核心技术全部由沈阳机床自主研发是关键,使得我们彻底突破了西门子、法那克等少数国际巨头对机床运动控制系统的长期垄断和技术封锁,让数控机床真正具有了中国大脑、中国智能。”转变:“i5战略”迈出转型新步伐。
小结:
面对机床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沈阳机床耗费巨资,用五年时间成功攻克CNC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伺服驱动技术等核心技术,推出世界上首台i5数控系统机床,对于中国制造业,这无疑是久旱逢甘霖,i5机床的诞生将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让中国制造有了自己的“想法”。
艾默生52亿出售两大业务
艾默生8月2日宣布出售艾默生网络能源业务给白金资产管理公司和合伙投资者,交易金额为40亿美元。艾默生将保留艾默生网络能源业务少量的股权。
同日,艾默生将其Leroy Somer和CT业务单元出售给日本电产株式会社,交易价值为12亿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二:其一是软件对硬件的绞杀,其二则是市场话语权的转移。
关于第一点,2008年经融危机是分水岭。2000年到2005年间,各行各业对数据中心的“井喷式”需求一再为卖方市场加码。然而,经济危机后,广大用户对IT和基础设施的预算慎之又慎,转而通过软件手段不断提高服务器利用率,使得硬件投资疲软。再如,之后出现的新型开放网络创新架构SDN,可实现地域相隔数据中心之间业务的快速转移。这意味着单位密度的数据中心对硬件的需求进一步走低。
第二点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超大规模用户的出现。越来越多地中小企业选择外包数据中心,从而催生数据中心托管业务,而巨型互联网公司自身业务和云计算业务也指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一份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占地面积上看,全球前500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只占全球所有数据中心面积的2%,但却拥有接近19%的在线运行服务器保有量,而且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市场话语权的转移。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用户不在满足于从IT和基础设施厂商的产品目录中选择产品,而是直接对其提出从产品到架构的全方位挑战。
小结:
纵观其发展,艾默生作为行业佼佼者,由于其优质的技术与可靠的产品,每逢艾默生有业务方面的调整,全球自动化巨头会闻风而动,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本次收购事件可以看出,此前网传中国一些大型自动化企业也想积极参与收购艾默生这样的国际巨头的部分业务,也非易事,任重而道远。
富士康大量引进机器人
机器人取代人力导致失业的话题已经谈的够多,而富士康目前正在将这一计划变为现实,日前据称,富士康已经部署超4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力,富士康昆山工厂已裁员6万人。
富士康机器换人计划有几个原因,一方面,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富士康希望通过机器人来弥补用工空缺并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另外,苹果具备更强的议价权,而富士康又要确保自身利润,因此,富士康开始发力工业机器人领域也是为情势所迫。
但目前问题的关键是机器人的局限性太明显,一方面是,在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方面非常有限,也就是说,机器人当前只能胜任简单机械的流水线操作。曾有富士康的一位台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
其次是,机器人操作欠缺灵活性与精度,本身的维护成本高,曾有富士康上的管理层表示,iPhone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和机器人都将报废。这反而带来了更大的维护成本。
另外是旧的机器人很容易由于新的生产线的优化而被淘汰。一方面,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已经大大缩短,对精密度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人需要重新调试,而由机器人主导的生产线也无法应对更新的技术与产业创新需求的冲击。
我们知道,苹果目前正在通过不断扩充供应商名单,压低价格,确保产品利润,但富士康通过大量机器人,或者说只是简单的机械臂驱动的相关的生产线,可能无法适应未来苹果更高的质量要求。
可以知道,熟练技工与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才是苹果供应商的核心优势,只有他们才能应对紧急需求的改变与提升技术标准来应对创新需求的冲击。如果机器人可以轻易代替人力生产iPhone,那富可敌国的苹果为何不自己建立机器人工厂来批量生产呢?富士康的价值又在哪里?这值得富士康好好反思。
小结:
富士康目前机器换认正处于舆论高潮,劳动力成本上涨、工业机器人效率高导致了富士康启动“百万机器人”计划,但是目前还存在诸多弊端,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制造业”目前正在回归本国,之前已有消息称富士康确定将iPhone生产线搬到美国,这样大张旗鼓地进行“机器换人”,对富士康的影响或许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
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17日由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载人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检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太空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太空人中期驻留试验,考核太空人在组合体内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情况,以及太空人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中国的“神舟”飞船每一次实验都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进步和革新,很多技术都创造了中国的首次,这些技术能不能站在国际的前沿,需要经过多次的成功试验才能逐渐的发展和成熟。人类的太空征途史,就是航天核心技术的发展史,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技术的创新、成功的试验、大胆地尝试,就没有这一次次“飞天梦”的实现。
从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中国航天员迈出太空行走“第一步”,神舟天宫实现“太空之吻”,到中国女航天员翱翔太空……中国的航天史,正在向全世界不断地证明着,我们的人才在聚集,我们的技术在成熟,我们的国家在强大,中国正朝着一个航天技术大国迈进。这也凝聚一代航天人的梦想与期望,凝聚着一代航天的心血与力量,更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信心和祝愿。
小结:
神舟十一号飞船10月17日发射,11月18日返回舱着陆,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顺利完成,回顾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空间站完成了11级阶梯的攀升,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重大进展,预示着我国载人航天探索试验的任务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