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抛出了这个话题了,也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立场,有人认为:人不如人工智能聪明,究其原因是在前段时间,AlphaGo击败了专业围棋手。当然也有人认为:人比人工智能聪明,抛出的理由是人工智能都是人制造出来的,理所当然是人比人工智能聪明。
从双方抛出的例子来看,好似都正确,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人工智能这个说法的起源。在1965年的夏天,香农和一群年轻的学者在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头脑风暴,而这个会议讨论的是当时计算机尚未解决,甚至尚未开展研究的问题,包括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这一词就是在这个会议上提出。
随后,人们按照固有思维,尤其是人类发明历史的经验来看,模仿人或者动物就能实现创新发明,比如飞机的出现,因为有了翅膀,就能飞,其实飞机能起飞是因为空气动力学,这个学派就叫做“鸟飞派”。所以按照这个思路,人工智能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都没搞出来。后面美国还削减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费用。
所以时间来到了2005年,Google以巨大的优势当时世界所有机器翻译研究团队,这个时候就得提到翻译专家弗朗兹·奥科,他以成千上万的数据为基础,以量变的积累达到了质变,完成了这壮举。随后弗朗兹·奥科的带领下,Google翻译也问世了,用过Google翻译都知道它的效果。
所以这个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以数据来驱动机器,就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与人下象棋,与人下围棋。所以我们现在口中的人工智能本质就是一个数据海量体,当需要啥的时候调出数据。而不是电影中,那种具有类似人智慧的人工智能。
回到主题:人与人工智能,究竟谁更聪明?就目前而言人更聪明,至少内容的创造,机器是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