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全球两大豪华车商宝马和戴姆勒已经宣布与供应商结盟,并大谈汇集更多的工程师资源来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好处。
但据高管和行业专家向路透社表示,这些交易背后的另一动机是,担忧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达不到当初引发资本大量融入的那种盈利预期。
汽车厂商们正趋向于考虑放弃未来自动化驾驶系统的全资所有权,转向分散资金投入的负担和风险。这一趋势标志着汽车厂商的战略选择与一年前有着明显的转变。一年前,大多数的汽车厂商寻求独立的发展战略,专注于解决无人驾驶汽车开发的工程挑战,而非商业案例。
来自一家德国车商的一位董事会成员指出,“尽管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它或许不值得像现在这样投入大把的资金。”
目前,有数十家公司正在争夺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其中包括传统汽车公司和像谷歌和Uber这样的科技公司。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估计,到2030年,该类汽车在欧洲汽车市场的占比将只有10%到15%。因此肯定会有输家。密歇根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全球副董事长约翰·霍菲克(John Hoffecker)指出,“对我来说,未来有50家成功的无人驾驶汽车软件制造商的话是不可想象的。”
去年7月,宝马公司成为首家放弃独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转而与其它公司建立合作的大型汽车厂商。它选择牵手芯片厂商英特尔以及摄像头和软件制造商Mobileye,计划到2021年共同开发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平台。
该决定是在宝马的高层探访多家初创公司和供应商,评估公司的竞争力后作出的。“到了其它的公司,有人一口气说出了他们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安全问题,然后你会意识到,我们很多人都陷入了同样的泥泞当中。”宝马无人驾驶项目副总裁克劳斯·比特纳(Klaus Buettner)向路透社表示。
“人人都在投入上十亿美元去展开研发。我们觉得,通过共同合作来开发一些核心的系统平台,才是明智的做法。”
3个月前,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与供应商博世展开合作。日本汽车公司本田也表示对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合作持开放态度。就连财力雄厚的科技公司也在抱团合作。5月,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打车服务Lyft和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决定集合各自的资源。
分担开发负担
半自动化功能已经出现在高端汽车当中,比如制止越线和在高速公路驾驶时的速度调整。接下来的各个自动化阶段——“眼睛不必盯着前方道路”,“不必专注于驾驶”,以及最终的全自动化驾驶——可能还要数年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2015年CES大会,两人坐进梅赛德斯-奔驰F015 Luxury in Motion无人驾驶概念车
宝马负责研发工作的董事会成员克劳斯·弗勒利希(Klaus Froehlich)称,对于旗下的第一辆全自动驾驶车型,公司很可能会亏钱,就像之前开发的第一代电动汽车那样。但为了维持自身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地位,开发该技术仍然很有必要。
“它是一项使能技术,而非商业案例。”他如是谈到宝马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但如果能够在一个平台上与其它公司分担负担,那它就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无人驾驶技术将会打开的最有赚钱潜力的市场之一是按需式无人驾驶出租车。有朝一日,该类汽车可能会取代普通的出租车和大城市的部分公共交通系统。“机器人出租车”预计将会带动整个汽车共享和打车市场,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该市场的规模去年达到530亿美元,到2030年将可能将达到2万亿美元。
福特和通用汽车将分别至少投资20亿美元来开发用于城市共乘的无人驾驶汽车,2021年开始运营。它们的竞争对手既包括传统的大公司,也包括初创公司。
涉及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公司的合作联盟的出现,正值监管机构提出要为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制定标准。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该新技术有潜力提升汽车的反应能力,可最高将交通事故减少90%。
在行业专家们看来,这种标准化可能会大大加大开发差异化的产品的难度,因此高风险的单干策略显然是不明智的。
结盟与并购
2016年9月,美国运输部和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针对自动化驾驶程度高的汽车发布指南。
它们敦促汽车厂商们披露它们的汽车反应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当汽车面临两难境地的时候,比如要在撞向骑车者或者超速行驶来避免事故之间作出抉择。指南称,“自动化驾驶程度高的汽车是否被要求在安全性、移动性和合法性的目标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实行特定的决策规则,考虑这个问题很重要。”
“解决这些冲突情况的算法,应当根据来自联邦和州的监管机构、司机和乘客的反馈意见来透明地进行开发。”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在车流中穿梭或者加入车道的时候需要遵守的车速和距离规定,欧洲的监管机构也在争论是否要实施标准化。
不要浪费开发成本的压力,为供应各种不同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各家公司成立合作联盟甚至合并奠定了基础。这些公司包括汽车、软件、计算机芯片、雷达、摄像头、激光传感器和高清地图的生产商。例如,为了降低对谷歌的依赖,宝马、梅赛德斯和奥迪搁置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联手收购地图公司HERE。
高管和顾问们指出,一旦下一轮投资结束,原来意在斩获市场份额的商业协议,类似于航空公司之间的代码共享协议,可能会演变成并购交易。
国际法律事务所Hogan Lovells并购主管比尔·科廷(Bill Curtin)表示,“我们在航空业看到的那一幕是否也将出现在汽车业呢?即我们先是看到各家公司建立联盟、合作和财团,然后看到市场全力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