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拆电缆接头接地箱进行电缆预试
成都有群地下“电缆医生”:
夜幕降临,辛苦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家里。林立的高楼亮起点点灯光,映照着成都这座城市的繁荣。
在这片灯火辉煌的背后,是深藏于地下3到15米深的另一座“地下宫殿”。30名电缆运维人员穿行其中,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电力动脉”保驾护航。邓海,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地下电缆线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好缩影。从1986年第一条5公里长的电力隧道在蜀都大道下建成,到如今,成都电缆通道已经达到了562公里。其中,电力隧道260公里,浅沟、排管302公里,隧道规模跃居全国第二。
作为“电缆医生”之一的邓海说:“原来我们巡检靠走,通讯靠吼,现在有智能机器人帮忙巡线,我们看着手机APP就知道线路有没有问题,我的工作更轻松了。”
那些年
巡检电缆基本靠走 地下通讯基本靠吼
1986年,邓海刚上小学,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在成都市人民公园附近,著名的“努力餐”餐馆地下,一条5.752公里长的地下电力隧道正沿蜀都大道落成。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未来的人生,竟与这地下电缆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大学时,邓海选择了输电专业。2003年毕业后他进入了电缆施工队伍,主要负责新增线路敷设,接头制作等工作,这一干就是11年。
2014年,邓海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转入了电缆运维岗位。比起电缆施工,运维更考验综合素质。说起自己的工作,邓海笑称:“我们既是这些地下电缆的保姆,又是医生”。
邓海回忆说,在2000年以前,运维人员对电缆的巡检方式很原始,大多数情况只能靠感觉、凭经验。他们巡检7公里左右,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有时遇到遂道内有积水,或者情况较为复杂的,在里面通行更加困难。遇到侧身也无法通过的,只能匍匐前进。到了午饭时间,返回地面太麻烦,他们往往就在包里揣点面包、馒头配着矿泉水当午餐。不仅如此,在地下由于手机没有信号,他们的通讯也基本上只能靠吼。
这些年
智能机器人+手机APP 科技巡线更高效
“以前的隧道只有3到6米深,现在最深的有15米。”电力隧道的加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和其他城市管线的交汇,保障了用电安全。但是随着向地下一点点地深入,空气不如地面流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运维人员面临着缺氧、窒息和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
与此同时,虽然如今成都地下电缆已经迅速增加到了1031公里,但是运维人员却长期维持在30人左右。是不断加入的新科技,让邓海巡线更加轻松。
“2010年有了红外成像测温,2011年电缆网综合监控系统上线运行,2012年有了带电局放测试。”邓海说,今年1月,电缆运检工区又有了全新的“智能巡检APP”。运维人员进入地下电力隧道时,只需要随身携带一台平板电脑,对于巡检的数据和详细情况,就可以准确、及时的进行录入,并且进行统计分析。今年3月,隧道内又多了一台“电缆智能巡检机器人”。白色的机身配合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摄像头,一圈下来,运维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轻松地操作它来完成巡检工作。
伴随着这些高科技的运用,邓海说,他一度也担心自己会因此而“下岗”。没想到,五年过去了,不但没失业,邓海反倒从一名默默无闻的电缆工人,变成了人人学习的榜样。回望过去五年,邓海说,自己是压力和责任并存。“以前我对于人生的目标很模糊,只知道低头做好手上的工作,现在逐渐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