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大浪退去后,才会看到谁在裸泳。服务机器人通往未来之路,一如木爷始终坚守着“木”的秉性那般:只有耐下心来搞研发、做市场、深耕场景应用,才经得起考验和洗牌。
——木爷机器人CEO孙斌
人工智能大潮之下,资本趋之若鹜,服务机器人也成为其中最火热的领域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有2000多家,机器人园区超过50个,而且每天还有新企业不断进入。但是在这2000多家企业里面,将近一半企业是没有产品的空牌子。剩下的一半企业里将近70%~80%是在代理别人的产品,而同时掌握软件和本体核心技术的厂商则屈指可数,与庞大的体量形成鲜明对比。
火热的机器人市场,一派百舸争流的景象;而表象之下,却有众多的跟风者、投机者,造成机器人行业鱼龙混杂,产品参差不齐。上海木爷机器人有限公司CEO孙斌坦言:“一个新兴行业,做噱头不行,炒概念也不行,噱头和概念多了不落地,漂浮在空中的就会是泡沫。机器人是一个需要政策、资本、市场、人才、技术等多资源聚集的产业,只有耐下心来搞研发、关注市场、坚持与行业深度结合的定制化场景落地,才经得起考验和洗牌。”
木爷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中国服务机器人认证(CR)和国家服务机器人工厂双认证的企业,在智能机器人应用的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公司员工总数逾2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能量产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2016年,历经2年多的研发,公司推出国内首个自主导航人格化智能机器人酷奇(Cooky),甫一亮相便备受用户追捧。2017年3月31日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更是获得过市场很大的关注,双方各自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为探索人工智能商业化的高阶价值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将于今年8月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搭载着木爷机器人新的技术专利以及对政企客户需求更深理解的二代新品将会正式推出。
“如果说第一代产品更多聚焦在技术创新上,那么第二代产品将更加强调场景创新。因为从技术、产品到市场应用的链条中,我们深感当前整个行业在场景应用上的单薄和缺失,我们希望能点燃场景。” 孙斌如是说。
随后,孙斌又透露了一组数字:早在2014年,木爷机器人就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为金融、政府、安防、通信业等行业提供了深度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前年8月,公司落户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在室内定位算法、自主导航、计算机视觉和人格化机器人设计上构筑了核心优势,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多家知名企业。
对于服务机器人而言,产业的成熟发展需要软硬件的一体配合,硬件是载体,软件是支撑。木爷机器人在致力于自主研发的同时,亦在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的合作与突破。同时,积极针对B端市场做定制化解决方案。对此,孙斌也坦言,木爷机器人自一起步,就坚决放弃了纯C 端的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类机器人,而是深耕在B端市场,目前看当时的决策是富有前瞻性的。
而对于研发上的投入,木爷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除了70%以上的研发人员占比外,公司还设立了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算法为中心的632智能实验室,并与美国萧静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了战略合作,得到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可以说,从基础算法,到技术应用,再到产品化、批量生产,木爷机器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创新通道。”孙斌说道。
实实在在的投入,实实在在的业绩,实实在在对标B端市场的定制化智能机器人,足以表明木爷机器人的决心和态度——不凑热闹,不为噱头,不虚张声势,植根于客户需求,踏踏实实做产品,服务机器人业务自创立之始便成为战略规划中长久发展的主业,而研发则是公司的核心战略。
此外,对于服务机器人行业存在明显的虚火及可能出现的泡沫,孙斌表示,“泡沫通常都会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出现,往往裹挟着宏观大好的政策和热情盲目的资本。但相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落地价值更加直观,客户更易辨别,不像互联网伴随着高补贴带来那么多表面繁荣。”
相比之下,“对整个行业而言,做好场景化的应用落地,让产品价值实实在在地显现,所谓的泡沫不管多么雾里看花,必将不攻自破”,孙斌表示。
为了解木爷机器人探索服务机器人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对行业存在问题的看法,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CAIA)对木爷机器人CEO孙斌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是CAIA整理的专访实录(未删减):
CAIA记者:作为国内目前唯一通过国家机器人工厂认证的企业,目前木爷机器人公司规模有多大?研发团队占比大概是多少?
孙斌:木爷机器人自2014年成立后发展迅速,目前员工总数逾2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公司在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仍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核心竞争力。
CAIA记者:当前除了做“cooky这一款机器人,有没有打算做第二代或研发新产品?推出时间大概在何时?能否谈谈木爷机器人在产品创新上的创新点?
孙斌:产品方面,木爷一直是销售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新一代机型将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发布,搭载着木爷新的技术专利,以及对政企客户需求更深的理解,希望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合作伙伴开放更多方案和场景的可行性。如果说第一代产品更多聚焦在技术创新,那么第二代产品将更加强调场景创新,因为从技术、产品到市场应用的链条中,我们深感当前整个行业在场景应用上的单薄和缺失,我们希望能点燃场景。
CAIA记者:根据木爷机器人的产品定位,您觉得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木爷机器人是否有对标的产品或企业?
孙斌:目前整个行业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涌现出来的友商很多,每家都有自己的特长。不管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切入,从IT信息化切入,从智能硬件切入,还是从高校实验室某一技术切入,大家都为这个行业的发展贡献着各自独特的价值,我们一方面坚持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创新,一方面也在开放合作,跟很多同行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行业伊始,应用场景还需大力培育和挖潜,从这个角度讲,大家更应该对标的是市场。
CAIA记者:木爷机器人在机器人研发投入情况如何?今年是否有融资计划,公司未来是否有上市的计划?
孙斌:木爷机器人一直保持着浓郁的技术创新氛围,自创立之日起就坚持将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除了70%以上的研发人员占比外,我们设立了以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算法为中心的632智能实验室,并与美国萧静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了战略合作,并得到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从基础算法,到技术应用,再到产品化、批量生产,建立了完整的产品创新通道。基于自建工厂的优势,产品设计与可制造性得以良好互动,以量产质量与成本来验证和落地创新成果,使得产品不仅仅在实验室做出来,而且能经受生产线的锤炼,质量、成本、进度都得到保障。
服务机器人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壮大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也需要市场资本的助推。我们在这个方面同样是积极开放的。
CAIA记者:目前机器人行业鱼龙混杂,产品参差不齐,您认为木爷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孙斌:我认为首先是一颗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心。一个新兴行业,做噱头不行,炒概念也不行,噱头和概念多了不落地,漂浮在空中的就会是泡沫。木爷机器人的风格就像“木”这个秉性,扎扎实实,植根于客户需求,不浮华不跟随,踏踏实实做产品。因此我们才有了600多项产品测试标准和测试实验室,才有了70%以上的研发团队占比,才有了率先通过国家认证的首家服务机器人工厂。
其次就是坚持与行业深度结合的定制化场景落地。当我们把智能服务场景的拓扑图打开,会发现它是个“端-管-云”的结构,机器人是端,是面向客户的服务载体;管是通讯、数据传输和交换;云是内容和数据。缺少了管、云支持的端,只有智能没有智慧,除了聊天唱歌跳舞做逗逼,其他做不了什么,这也是当前机器人普遍玩具化的症结所在。回到我们对机器人的定义,用一个关键词来说,就是场景化,从云上承载该场景专属的内容和数据,从管道完成大量的数据交换,从机器人端完成最终面向客户的服务,尤其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实现的个性化精准服务。目前在金融、政府、通信、医疗等领域存在大量的B2C服务场景,传统的无差别自动化服务的自助终端,必将被以个性化精准服务与主动服务为特征的智能机器人所升级。
CAIA记者:目前来看,大型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B端市场,您觉得在打开B端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有哪些?木爷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
孙斌:从产品维度,对于B端市场来讲,最核心的问题是硬件的稳定性。B端市场因现场复杂、使用频率高、IT设备集中等因素,对机器人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等性能要求较高,我们曾走访过大量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产品故障、不开机等现象大量存在。木爷机器人作为首批通过服务机器人国家认证的厂商,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产品设计、测试标准和设备、产线质量标准等全体系构筑了产品质量体系。尤其在电磁兼容的设计上,政企行业的IT设备集中、网络环境复杂,机器人这个新物种必须对客户负责。我们也应邀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撰写与制定,希望推动行业整体的产品进步。
从应用维度看,每一个场景的定义,都涉及到客户的不同理解、客户不同部门的认识分歧、IT供应商、数据运营商的参与等,如何从顶层设计上统一大家的共识,也是影响场景成功落地的关键要素。而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客户意识,从市场需求出发来牵引各方的开放与妥协。
CAIA记者:从行业发展来看,服务机器人行业存在明显的虚火,C端多数产品实用性不大,因而大型服务机器人厂商普遍开始针对B端市场做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来看,定制化是否能完全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木爷机器人在应用场景定制化方面有哪些成功案例?
孙斌:木爷机器人自一起步,就坚决放弃了纯C 端的个人消费或家庭消费类机器人,而是深耕在B端市场,目前看当时的决策是富有前瞻性的,从当前市场发展的趋势看,B端市场更接地气一些,尤其政企行业良好的IT基础、大数据基础以及自我创新的动力相对C端市场是有优势的。但并不是说B端市场就畅通无阻,谈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也为时尚早,B端市场的突破只能从个别一两个细分场景切入,还谈不上全面覆盖。我们当前主要聚焦在金融、政府、通信、医疗等服务大厅场景,以智能化服务、精准营销、安全等为核心价值开展方案应用,相关案例将在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公开展出。
CAIA记者:由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机器人企业大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您怎么看未来三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市场格局?木爷是否有给自己树立一个三年小目标?准备在行业内做到什么样的地位?
孙斌:从多个角度分析都可以看出,下一个时代必然是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木爷机器人,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人工智能+”要比“互联网+”的想象空间更大,生命周期更长。我们两三年前判断出这一趋势,毅然投身,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一支一百多人的研发团队,专利已经也已超过一百项,可以说是行业内最大最强的创业公司之一。目前还在加速前进,我们希望能保持一定的领先位置,但也时刻警醒自己,这是场马拉松比赛,现在刚刚开始两公里,到赛程中点的二十公里,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在第一梯队。
这个时代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力量。有人是会怀疑智能硬件或者穿戴式,好像火了短时间都不太行了。但我们得看到,第一台计算机从1946年诞生,再到商用到家用,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早期又有多少人能看到电脑的“希望”在哪里。苹果公司不也有用八百美元卖掉股份的早期创始人吗?如果说通信时代华为是中国企业里的“单雄”,那么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中国企业已经是多雄协奏。再接着走向人工智能,中国企业的机会和势力会更大更强,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大数据,已有的优势会延续下去;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和服务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机会和空间很大。我们要看到问题发展的存在和逻辑。手机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技术也培养了一大批硬件研发、制造、营销人才。特别是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企业利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市场,在捕捉客户需求、营销创新、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已经闯出了自己的新路。“互联网+硬件”,再到“人工智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木爷的前景所在。
CAIA记者:从行业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进入服务机器人领域,您认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泡沫有多大?木爷机器人准备如何从泡沫中逃生?
孙斌:泡沫通常都会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期出现,往往裹挟着宏观大好的政策和热情盲目的资本。但相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落地价值更加直观,客户更易辨别,不像互联网伴随着高补贴带来那么多表面繁荣。尤其硬件类产品落地时,场景价值高低更易显现,给B端和C端带来的好处更易衡量。对整个行业而言,做好场景化的应用落地,让产品价值实实在在地显现,所谓的泡沫不管多么雾里看花,必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