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刚表示,从全球范围来讲,机器人市场规模2009年至今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我国自主品牌增长速度也非常快,2013年以来保持了50%以上的增速。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增长,主要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然而,在关键零部件上,我国与国际相比尚有差距。宋晓刚指出,这也是国外品牌占据70%以上的市场,在六轴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方面市场份额超过80%的原因。但最近几年,无论是国家的产业政策,还是机器人企业,其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如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水平进步非常快;高精度减速机,现在也有了小批量的产品。所以,从技术和研发层面来看,我们正处于追赶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细分行业的应用。”宋晓刚说,我国制造业规模、门类均是全球第一,这样的企业,无论是本体、零部件、还是集成商,会更熟悉我国各个制造业领域的行业特点。传统的应用领域是汽车,从全球来看,一半以上的机器人应用于汽车行业。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主战场是量大面广的制造业。面对制造业中不同细分行业的具体应用,围绕应用来开发,企业定会有所作为。
宋晓刚举例说,在打磨抛光领域、搬运和上下料领域等,联盟内很多企业在细分行业的应用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所以,从产业总的发展来说,我国机器人企业更熟悉我们自己的市场。机器人产品需要跟工作单元、生产线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要走富有中国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道路,要紧紧围绕应用的特点来开展。”宋晓刚强调。在他看来,服务机器人就是如此,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12%,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关键是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12%将近是1.4亿的人口,所以养老、助残机器人,还有一些特种需求,像救援抢险、包括面向家庭的娱乐、教育机器人等,市场空间都很大,这是我国发展服务机器人的重要优势。
“在目前大量的市场需求下,自主品牌如果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注意产品质量,将对其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也就是说,如此大的市场,很可能会被国外厂家占领。”宋晓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