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科技产品渗透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国机器人市场前景如何?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发展对
就业有什么影响?我国与机器人相关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有关采访。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智能化,从政务到商用,到民用,智能机器人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正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
机器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540个深圳阿尔法机器人组成4大阵列,配合现场音乐韵律和节奏,演示12套由技术人员编辑的舞蹈,整齐划一的舞姿让全国的电视观众为之赞叹,展示了国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
其实,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电视里的新鲜玩意儿,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小型机器人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服务大众了。
在北京工作的小吴,去年过年时给家里的父母带回去的礼物就是一台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爸妈年纪大了,在家里扫地拖地不方便,扫地机器人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家务负担了。”小吴说。
刚开始,小吴父母并不信任这个圆圆的“铁疙瘩”。“这还能比人打扫得干净?”一打开开关,扫地机器人就开始自动检测房间格局并规划好路径,一丝不苟地打扫起来。当遇到柜子角落,机器人甚至会自动减速,没一会儿功夫,整个房间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除了科沃斯,当前市面上还有米家、海尔等多个品牌的扫地机器人,销量相当不错。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显示,2015—2018年期间,个人/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高达2590万台,市场规模达到122亿元,超过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实际上,家用机器人只是机器人产业的一小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塑料、食品、金属加工等行业的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更大。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2010年到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了5倍多。2013年以后,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013年的1/5发展到2016年接近1/3。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深入和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我国的机器人市场会进一步加大,市场扩展的速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从人口红利向机器人红利转变
机器人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样也改变着工厂的生产方式。
生产空调压缩机的海立集团拥有上海最大规模的机器人工厂。从2007年开始“招聘”机器人后,该集团已经拥有工业机器人480台,2007年至今累计替换一线岗位357个,相当于近千名一线作业员工。
渣打银行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东盟及前景》报告指出,其调查的珠三角地区200多家企业制造商预计员工工资平均涨幅将达7.2%。在这样的背景下,希望使用更多机器人来代替工人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则认为,机器替代人将成为生产的基本趋势。新技术的出现,在淘汰部分劳动力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过去讲的人口红利,主要是把人作为生产者这一角度来理解的。但是,由于大量使用机器人,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占比会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未来制造业的高地,不再是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其普及。未来的增长应当从人口红利向“机器人红利”转变。
在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要大于挑战。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比如就业方面,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发展导致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失业问题,但通过“互联网+”,通过“双创”,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网购、快递、共享单车等新技术、新业态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被机器人替代的岗位。通过汇聚众智,创造的财富、增加的岗位,一定会远远大于失去的。
对于如何应对工业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认为,从就业的基本格局来看,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战场,而中小微企业能够运用机器人的数量非常少。那么,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微企业,才是应对机器人冲击的最有效的手段。如何把更多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政策资源等用于发展中小微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是各级政府必须确立的发展思维。
发展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是关键
机器人密度是指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上机器人密度最高的韩国已达到437。根据国家的相关产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至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从30到100,对应的是3倍以上市场规模的增长。国产机器人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高速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却面临产业创新弱、高端产业低端化、机器人企业小等问题。
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研究院院长徐方认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多为近五年成立,企业规模较小,多集中在系统集成领域,整机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数量多,行业分散,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局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认为,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是国内机器人产业难大踏步走的原因。一名机器人研发专业人才的培养往往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每年从我团队毕业的机器人专业博士就只有十几个人,这个专业要求他们是综合性的人才,机械、力学、电子,方方面面的专业都要掌握。目前来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核心部件制造技术相对国际顶尖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
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合格的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才有能力独立操作各种机器人。在一些高端精密制造行业,其日常维护、后续保养、调试安装所要求的精度比较高,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诀窍,因此需要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指出:“培养工业机器人的技能操作人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不加快培养,就会给全国的智能化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