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医疗机器人都能干什么

医疗机器人凭借高门槛、高起点、高价值,一直被视为医疗器械产业的“航天工程”及“金字塔上的皇冠”,并逐步在临床诊断、外科手术、家居护理和预后康复等领域大展身手,暴刷“存在感”。有关机构大胆预测,3年内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元。诱人的发展前景,已吸引不少发达国家和创新企业抢前抓早,谋篇布局。

当下,医工结合、转化医学的脚步越迈越快。多年来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借助先进的机器人系统开展微创手术,使我深刻体会到医疗机器人给临床带来的巨大的影响和变革。医疗行业之所以对机器人青睐有加,是因为机器人在精度、速度、力量、耐力、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及成本效益等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医疗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但又不同于单纯的医疗器械。它能够辅助医生,扩展医生的能力,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满足医用性、临床适应性以及良好的交互性。

根据动脉网发布的一份《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图谱》,在已收集到的36家医疗机器人企业信息中,目前研发的机器人从用途不同来看,主要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四大类。

一、手术机器人

根据这份《行业图谱》,手术机器人以60%的占比排在医疗机器人市场榜首位,包括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外科机器人系统、神经外科机器人系统、可操纵的机器人导管以及其他临床手术机器人。术者可用于手术影像导引和微创手术,多数由外科医生控制、掌握输入设备,机器人根据指令在患者身上操作,其实用性和临床效果最好。这其中,腹腔镜检查是手术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手术机器人行业的88.5%。

时下,一些高科技企业研发的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或者手术机器人,已能帮助医生通过使用电脑、软件技术来控制和移动手术仪器进入病人体表小切口来完成不同的手术步骤,大大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

由于微创手术只需要0.5厘米~1.5厘米的创口,因而能够在对病人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手术,手术机器人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二、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用于辅助和治疗老年、永久或临时的残疾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用户通过视觉反馈和各种输入设备控制机器人,执行简单的任务,例如将食物放在口中,翻书,站立或行走等。

康复机器人的走红与人口结构和疾病模式的改变、利好政策、市场产品匮乏等有重大关系。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显著增加了致残率和残疾人数量。从2009年起到现在,国务院、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支持康复医学的发展壮大,提出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企业医院等转型为康复医院,有条件的单位根据业务需要可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康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自去年6月开始,将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9项增加至29项,其中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手功能评定均已纳入其中。

另有数字显示,我国肢体残疾者现有2400多万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2181个,就目前的人力物力而言,仅能对36.7万名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康复机器人的闪亮登场,自然是医疗市场的巨大需求促成的。

三、辅助机器人

当下,业界尚没有辅助医疗机器人准确的定义,动脉网将胶囊机器人、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虚拟助理、辅助手术机器人、导诊机器人等均归纳为辅助机器人。

以输液药物配置机器人为例,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用危害药物调配模式,已逐步从普通治疗室调配模式演进到生物安全柜集中调配模式,乃至到目前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的调配模式。我国专家自主研发的智能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立足于临床需求,用独特的智能化技术平台解决了目前临床90%以上西林瓶、安瓿瓶调配,并支持多种溶媒及输注模式调配。

再以胶囊机器人为例,国人自主研发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对传统的胃镜检查术进行了革命性的“不插管”创新,受检者只需吞服一粒胶囊大小的胃镜机器人,即可在15分钟之内完成无痛、无创、无交叉感染的胃镜检查,全程无需麻醉,检查后胶囊机器人随消化道排泄掉,一次性使用不回收。

四、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可分为医用和家用两类。前者常见形式是在医院中帮助护士开展输液服务、配药服务、体检服务、情绪抚慰等。还有消毒和杀菌机器人,可以解决医务人员供不应求的问题,分担一些沉重而繁琐的工作。

后者主要用于家庭看护、服务、陪护等。家庭陪护机器人经常用于辅助老年人和儿童的日常生活,具有服务、安全监护、人机交互以及多媒体娱乐等四大功能。其中一款深受百姓喜爱的机器人产品包括了纯语音控制交互、智能家居控制、在线健康管理、在线教育辅导、自主安防巡视、智能导航定位、定制导购讲解、远程视频通话等功能,已经在众多家庭舞台上唱起了主角。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医生的临床需求和使用习惯,提高诊治效果,并考虑是否增加了患者的费用支出。目前在医疗机器人市场中,海外企业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机器人领域,国外技术垄断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我国医疗机器人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在医疗机构普及率也较低,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科研和产业化工作正加快推进,和国际差距亦逐步缩小。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未来医疗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具备处理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功能,拥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越发灵巧和便捷,用“聪明才智”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