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迎重大利好 国家与地方政策紧密出台
人工智能五年内将爆发国家与地方政策鼎力支持
与三年前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3版)相比较,涉及细分产品和服务增加了接近900项,其中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产业首次进入了指导目录名单。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人工智能作为第五大分支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部分。作为优惠政策倾斜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将得到政策扶植和资金注入,将在未来五年内爆发出强大的市场价值。
对于我国的人工智能从业者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研究透政策,下面就来看一看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1、中央篇
国务院加快智能制造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015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根据规划,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即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
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鼓励智能化创新
2015年7月5日,国务院印发《“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其中第十一个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提出为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显示: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建设支撑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构建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库,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鼓励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集成创新,不断提升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创造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和推广图像精准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3.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着力做大高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提高移动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大力丰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大力提升机器人产品在传感、交互、控制等方面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聚焦智能工业型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的发展
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规划》指出,机器人产业发展要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攻克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提升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六种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引导我国工业机器人向中高端发展。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4种标志性产品,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商品化。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当中也提出来,国家将给予一些支持,要建立机器人的创新中心,国家也会支持,同时也会鼓励银行、基金向有关的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的发展提供支持。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将建设人工智能资源库
2016年5月23日傍晚,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表示,到2018年,中国将基本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方案》提出,为降低人工智能创新成本,中国将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文献、语音、图像、视频、地图及行业应用数据等多类型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标准测试数据集。国家还将建设满足深度学习等智能计算需求的基础资源服务平台,包括新型计算集群共享平台、云端智能分析处理服务平台、算法与技术开放平台等。
根据该方案,未来3年将在3个大方面、9个小项推进智能产业发展。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都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扶持项目。该实施方案明确未来3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具体扶持项目,体现出人工智能领域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高度重视下,科研投入增加与人才红利注入预期将加速产业变革,如人脸识别、语言识别、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宽并进一步实现商品化。
国务院“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研发人工智能支持智能产业发展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泛在融合、绿色宽带、安全智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促进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同时,研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及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成首要目标,在人工智能领域,《规划》有三处阐释。
其中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提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以智能、高效、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目标,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提到:人工智能。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智能技术方法;突破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融合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相关设备、工具和平台;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类人智能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实现类人视觉、类人听觉、类人语言和类人思维,支撑智能产业的发展。
在“先进制造技术”提到:智能机器人。开展下一代机器人技术、智能机器人学习与认知、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共融等前沿技术研究,攻克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工业机器人实现产业化,服务机器人实现产品化,特种机器人实现批量化应用。
国家发改委将人工智能纳入“互联网+”建设专项
2016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互联网+”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出台,其中提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问题。为构建“互联网+”领域创新网络,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专项建设内容。
1.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人工智能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设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创新平台,支撑开展大规模密集型计算、海量数据训练、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感知、新型人机交互、机器翻译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深度学习算法综合运用能力。申报单位须具备多类型、大规模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2.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创新平台,支撑开展类脑计算系统、类脑信息处理、多模态感知、自主学习、认知脑模拟、类脑多模态信息处理、脑神经计算、基于神经网络的类脑机器人、面向类脑智能的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提升我国类脑智能领域的认知和研发水平。申报单位须具备脑科学知识引擎和类脑智能原理研究能力。
3.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我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建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平台,支撑开展内容拍摄、数据建模、传感器、触觉反馈、新型显示、图像处理、环绕声、(超)高清晰度高处理性能终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测试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实现对行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申报单位需具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品集成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并在体育直播、军事、教育等领域取得应用。
国务院发文要求推动人工智能产品化专利化标准化
2016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其中内容有:健全智能消费品标准。开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等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智能终端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功能性等标准研制。开展家具、服装等传统消费品智能化升级的综合标准化工作。在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品领域,引领标准制定。
该规划还指出,针对消费类电子产品网络化、创新化的发展特点,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智慧家庭、物联网等创新技术产品化、专利化、标准化。加快高质量产品生产线及智能工厂建设,引导生产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
国务院支持人工智能领域软硬件开发及规模化应用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要求发展人工智能。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体系。
推动类脑研究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鼓励领先企业或机构提供人工智能研发工具以及检验评测、创业咨询、人才培养等创业创新服务。
在制造、教育、环境保护、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统,重点推进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规划》鼓励各行业加强与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创新城市管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专业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应用,培育新型高端服务产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加紧布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201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内容有:实现核心技术系统性突破。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推动核心软硬件、开发环境、外接设备等系列标准制定,加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布局,尽快实现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2、地方篇
上海
2016年8月3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在介绍《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时表示该《规划》将推动转型升级,迈向发展新征程。
上海进入工业化后期,必须把握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精准医疗等新兴技术,及产业组织、分工体系等发展新趋势,坚持走创新引领、集约高效之路;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促进全产业链融合,形成上海制造业发展新格局。
福建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第十五项内容为:大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
1.行动目标。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智能技术,加快我省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培育引领智能终端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到2018年,全省智能硬件产业超过100亿元,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2.主要任务。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提高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优先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强化智能硬件技术研发以及智能辅助驾驶、车载智能设备等产品创新。
加快发展智能硬件产业。加快发展云制造,推动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着力做大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支持福州、厦门、泉州市建设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基地。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广泛应用。统筹全省超算资源、云计算资源以及各类数据资源,支持依托龙头企业和高等院校,以产学研联合方式建设福建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支持省内重点车联网智能设备生产企业与全国汽车企业合作,建立车联网应用平台。
天津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产业技术实现新突破。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攻克一批国内领先、国际领跑的前沿和关键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加快新型航空材料、航空电子等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空间站、大飞机等龙头产品研发。在高端装备领域,重点开发新一代绿色智能轨道交通、特高压输配电等高端成套设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开发人工智能、高性能服务器、自主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网络安全等核心关键技术。
重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写道:建立重大科研基础平台,建立人工智能研发创新中心:重点开展面向人工智能应用优化的处理器、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器件,人工智能处理设备和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硬件等开发,以及包括理论与算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洛阳市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的意见》印发,《意见》明确了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提出了打造机器人产业链、做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支撑载体等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强化开放合作、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支撑能力、加快市场推广应用等6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快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抢占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推动洛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提升全省制造业发展水平。
辽宁
辽宁省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智能制造的代表,是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是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规划目标为:在未来3年至5年内,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机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实现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突破,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在重要工业制造领域推进机器人的规模化示范应用,支撑和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通知》对产业规模、龙头企业、自主配套都做了详细阐述。
安徽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电商安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有:促进电商创新创业。推进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开发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服务,鼓励发展移动端电商、个性化定制、体验式营销等新模式。
黑龙江
《黑龙江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年版)》发布,其中提到:拓展智能消费领域。支持本省企业进军智能消费领域,开发虚拟现实、现实增强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新服务,推广可穿戴、生活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提高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水平。
江西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意见》,《意见》指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衡量工业化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示范应用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坚持本地培育与招大引强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并重,引导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打造高端企业集聚、产业链条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全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湖北
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培育各类中小型专业化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丰富优化“互联网+”生态环境。鼓励我省互联网企业开展全国性应用服务,培育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地理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高效储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培育新兴产业,力争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
贵州
贵州省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我省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监控、智能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
《计划》称,到2025年,初步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通过广泛共享和充分利用各类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传统产业形态智能化升级。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智能、高效的人工智能服务新模式,为探索人工智能新道路,构建“智能贵州”提供重要支撑。
广东
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广东将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重点培育一批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建设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扶持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项目,推广重点行业数字化车间,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
到2017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制造业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50台;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制造业万人机器人数量达到100台;到2025年,制造业智能化深度渗透,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