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没“做强”就要“过剩”了?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当各地招商热情和企业扩张冲动结合在一起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剩风险就成为这个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当中的隐忧。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没“做强”就要“过剩”了?12月13日至16日,2016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在大会间隙,多位资深从业者就此向中新社记者作出回应。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其实机器人企业的概念被放大了。目前中国的确出现了几千家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但大多从事零部件生产或机器人应用。如果将这些企业都归纳为机器人企业并得出产业过剩的结论是不恰当的。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没“做强”就要“过剩”了?

针对全国各地争相建机器人产业园的现象,曲道奎指出,确实有这个问题。但需要看到,企业并不是傻子,它们花自己的钱会通过市场来判断风险和未来的发展,无需过度担忧。

据官方统计,目前中国已有超过40个机器人产业园在建或已建成。许多省更是有多个产业园落地。如江苏省就有昆山、张家港、南京、常州及徐州5座城市“配备”机器人产业园。不少产业园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年产值数百亿人民币目标。

在各地都把机器人产业当成“座上宾”,给政策、给土地、给资金的同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担忧出现。据统计,有28个省(区、市)将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作为重点行业。政策激励更加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不过,大量企业和投资仍未能催生真正的龙头企业和强势行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发现,大部分机器人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企业规模也普遍较小,800多家企业中,逾90%年产值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国内领军企业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的营业收入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支撑产业未来规模化的发展目标。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称,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机器人企业要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不过,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对此相对乐观。他告诉记者,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会带来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现在许多企业都有“制造设备水平不能满足新的生产需求”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机器人等途径改变生产方式。

谈及机器人制造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何敏佳表示,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技术是不同的,好比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大补的东西未必能被吸收。现阶段,中国市场真正需要的未必是那些极为高端的技术。需要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纠错和平衡能力。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兴明则认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距离竞争红海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只有量大且使用简单的东西容易进入红海,例如冰箱、电视等,但机器人买回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与工艺结合起来产生个性化,所以对于把东西“做好做专”的企业来说,机器人行业有很大发展空间。

不过,他也认为,许多企业对中国机器人行业生态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5年之后,现在的机器人企业能剩下20%就不错了,没有核心部件的本体生产厂家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朱兴明认为,这由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现在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作为产品生产者来说,一条生产线必须在2年内收回成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